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指子宫颈上皮被不同程度异型性的细胞所取代。表现为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增大深染,核质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增多,细胞极性紊乱。病变由基底层逐渐向表层发展。
根据其病变程度不同分为三级:Ⅰ级,异型细胞局限于上皮的下1/3,Ⅱ级,异型细胞累及上皮层下1/3至2/3,Ⅲ级,增生的异型细胞超过全层的2/3,包含原位癌。子宫原位癌是指异型增生的细胞累及子宫颈黏膜上皮全层,但病变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原位癌的细胞可由表面沿基底膜通过宫颈腺口蔓延至子宫颈腺体内,取代部分或全部腺上皮,但仍未突破腺体的基底膜,称为原位癌累及腺体,仍然属于原位癌的范畴。
CINⅠ级 CINⅡ级 CINⅢ级
子宫颈CINⅠ并不一定都发展为CINⅡ和CINⅢ乃至浸润癌,如经适当的治疗,大多数CINⅠ可逆转或治愈。发展为CINⅢ和浸润癌的几率和所需时间与上皮内瘤病的程度有关。病变级别越高,其转化几率越高,所需时间越短。大约一半CINⅠ可自然消退,约10%的CINⅠ需要10年以上经由CINⅡ转变为CINⅢ,仅有不到2%的CINⅠ最终发展为浸润癌,而CINⅢ在10年内发展为浸润癌的几率则高达20%。CINⅠ可查见低危型HPV感染;而CINⅡ和CINⅢ多数可见高危型HPV基因和鳞状上皮基因的整合。
CINⅠ到CINⅢ级呈逐渐演化的级谱样变化,而不是相互分离的病变。为避免差异,新进的分类将CINⅠ级归入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CINⅡ级和Ⅲ级归入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P16和Ki-67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LSIL和HSIL,P16弥漫连续的细胞核(或)细胞质阳性和Ki-67弥漫的细胞核阳性更支持HSIL的诊断。
- 上一条:是“痔”不是痣
- 下一条:关于“病理诊断”的6大常见问题
- 胎盘绒毛毛细血管增生病变(二) 2024-09-27
- 胎盘绒毛毛细血管增生病变(一) 2024-08-30
- 肺腺癌为什么越来越多女性发生 2024-06-21
- 基底细胞癌 2024-02-28
- 毛母细胞瘤 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