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血管增生(又称“绒毛血管病”)
胎盘绒毛血管增生
机制:是一种慢性胎盘灌注不足,慢性缺氧的适应性或代偿性反应,可以是胎儿因素,也可以是母体因素。发生于终末绒毛,毛细血管增生多于10个/横断面(正常终末绒毛可见2-6个毛细血管)。
表现:“3”(非梗死区3张切片) 4个“10”标准(10倍镜下,10个视野,每个视野10个病变绒毛,每个病变绒毛超过10根血管)
临床:妊娠期糖尿病控制不佳,先兆子痫以及母体高血压,严重贫血(胎盘前缺氧),多种脐带病变易发生病变。
意义:潜在的慢性缺氧和相关的胎盘储备功能下降则与胎儿不良结局有关,包括胎儿心率不稳定、剖宫产率增加、新生儿需送重症监护室发生率增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死产和神经发育缺陷等。
- 上一条:肺腺癌为什么越来越多女性发生
- 下一条:胎盘绒毛毛细血管增生病变(二)
- 胎盘绒毛毛细血管增生病变(二) 2024-09-27
- 胎盘绒毛毛细血管增生病变(一) 2024-08-30
- 肺腺癌为什么越来越多女性发生 2024-06-21
- 基底细胞癌 2024-02-28
- 毛母细胞瘤 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