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首先要做的是全面了解患者血糖的变化情况,这一方面是评估病情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科学指导临床用药。
对严重高血糖患者,通常需要连续数日给病人检测 8 点血糖谱,包括三餐前、三餐后 2 小时、睡前及凌晨(一般为 2 ~ 3 时)血糖。待患者血糖控制平稳以后,再逐渐减少血糖监测的频次,可以每周选择其中的 1 ~ 2 天,每天查 4 次(空腹及三餐后 2 小时)或 2 次(餐前及餐后 2 小时)血糖。
1. 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应监测空腹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睡前胰岛素的剂量。达标前(即调量阶段)每 3 天测 1 次,达标后每周测 1 次即可。
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推荐方案举例
2、使用「预混胰岛素」的患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根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达标前(即调量阶段)每 3 天测 1 次,达标后每周测 1 次即可。
每日 2 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推荐方案举例
3、使用「餐时胰岛素」的患者应监测餐后血糖,并根据餐后血糖调整上一餐前的胰岛素剂量。达标前每 3 天测 1 次,达标后每周测 1 次即可。
每日 3 次餐时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推荐方案举例
4、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多次胰岛素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开始阶段应每天监测 7~8 次,包括三餐前、三餐后 2 小时、睡前及测凌晨 3 点的血糖。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血糖 2 ~ 4 次,主要涵盖空腹、睡前血糖,必要时测餐后。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推荐方案举例
类固醇性糖尿病
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血糖升高与激素在体内的血药浓度变化相一致,不同的剂型(如短效、中效、长效)、不同的给药时间使得药物在体内的峰浓度出现的时间不同,因而激素引起血糖升高的时间段也不同。
以强的松为例,临床通常采取上午 8 点一次顿服给药,它主要影响午餐后到晚上睡前这段时间的血糖,而对空腹血糖影响不大。
需要注意的是:在排查「类固醇性糖尿病」时,切记不能只查空腹血糖,还要查餐后血糖,尤其是午餐前到睡前这段时间的血糖,以免漏诊。
- 上一条:注意这几种蔬菜让血糖升高
- 下一条:尿酸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