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每天能走一万步,大部分是生活步数和运动步数的总和,两者并没有有效地分开计算。
生活步数是指由工作或生理需求而进行的,比如办公室里走几步,上厕所走几步,上下楼走几步,加起来就 3 ~ 4 千步。基本上强度都很低,对健康促进小。
如果晚上一看运动步数,发现自己的步数已经超过 10000 步了,就很容易想当然,认为自己今日运动达了标,从而放弃了原本计划好的晚上运动,但实际上这样对促进身体健康并没有益处。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要把生活步数和运动步数分开,10000 步生活步数并不是目标,而每天 3000 ~ 6000 步的运动步数,才能产生降糖效果。
每天快走 6000 步就能降血糖
对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
每天走 6000 步 ≈ 3 至 4 千米行走距离 ≈ 3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走路要达到呼吸和心跳加快,有点喘但仍可说话的强度。每次 30 分钟左右、每周累计 150 分钟以上,这样采用时间和步数结合的方法,控制体重、控制血糖效果比较好。
有的糖尿病患者说,如果 30 分钟走完 6000 步,1 分钟平均 200 步,是不是达不到啊?
有个比较用心的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就测过自己的快步走的步频,大概一分钟 160 ~ 180 步,后来他发现这样走,他的心率还是在 84 次左右,于是中间小跑 50 米,心率就升到接近 100 次了。
所以,如果糖尿病患者半小时走不完 6000 步,可以改成中间穿插 1 ~ 2 次短距离的小跑,这样时速、6千步、心率就全部兼顾了。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
也有上了年纪的糖友说,我又不是年轻人,半小时走不了 6000 步,要求太高了,这完成不了吖,因此上述的这个方法也适合年纪比较大的糖尿病患者。
此外,一般老年糖尿病患者可采用 110 ~ 130 步/分钟(4.8 km/h ~ 6.4 km/h)的步频「跑步机速度约在 6 km/h 左右」,这样走 3300 步就可以达标。
相对于时速而言,步频是一个能够合理反应走路强度的重要参数,步频的测定也很简单,只要在 1 分钟走出 110 ~ 130 的步数即可。每周 5 天,每次至少 30 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即运动量 = 合理步频 * 运动时间 = 110 * 30 = 3300 步。
具体的方法:
每天运动 4 个运动处方,2 次 15 分钟,2 次 10 分钟。
上午走 1 个 10 分钟和 1 个 15 分钟,加上前后的热身和拉伸,就是 30 分钟,3000 步左右;下午或者晚上也以此类推,也是半小时,3000 步,每天具有中等强度的快走 6000 步就完美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