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酸的来源
人体的尿酸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内源性,主要由体内物质代谢而来,占体内尿酸总量的80%;二是外源性,从富含核苷酸的食物中分解而来,占体内尿酸总量的20%。也就是说,即使不吃不喝,也只能使血尿酸降低60-120μmol/L。因此,对于痛风患者而言,调整饮食结构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2.尿酸的去处
尿酸主要经肾脏和肠道排出,正常人体每天经肝脏排入肠腔的尿酸约为产生尿酸的 1/4~1/3,而后经肠腔内细菌分解排出体外。其余 2/3~3/4 经肾脏随尿液排出。导致尿酸升高的原因主要是尿酸生成过多和尿酸排泄减少,其中90%的高尿酸血症与肾脏尿酸排泄下降有关。
高尿酸血症根据病因主要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是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血清尿酸浓度升高。90%以上的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由于肾脏尿酸排泄减少造成,主要原因是肾小管排泌尿酸减少。不足10%的原发性高尿酸是尿酸生成增多导致,嘌呤代谢酶先天性缺陷是其主要原因。当限制嘌呤饮食5天,尿酸/24h>600mg提示尿酸生成增多。
2.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
继发性高尿酸血症以酶结构的缺陷、嘌呤摄入过多、饮酒、核酸代谢增强(如白血病、贫血性溶血和恶性肿瘤等疾病)和嘌呤的分解加速(Ⅰ 型糖原累积症、低血糖、饥饿或运动)为主。还可见以下几种原因:
血液系统疾病
急慢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淋巴瘤及多种实体肿瘤化疗时,由于细胞内核酸大量分解而致尿酸产生过多。
服用药物
利尿剂、复方降压片、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抗帕金森病药物、小剂量阿司匹林、维生素B12、烟草酸 、细胞毒性代疗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有机酸产生过多
乳酸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过度运动、饥饿、摄入酒精等抑制尿酸排泄。
各类肾脏疾病
肾功能不全、肾小管疾病造成尿酸排泄减少而使血尿酸增高。
降尿酸的药物治疗
正常情况下,尿酸的产生和清除呈动态平衡,使血清尿酸水平维持正常范围。任何原因导致尿酸生成増多或排泄减少,或两种机制同时存在,就会造成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就会引发痛风。根据尿酸的生成和代谢原理,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有两类,一类能抑制尿酸生成,代表药物为别嘌醇;一类能促进尿酸排泄,代表药物为苯溴马隆。
-
单纯高尿酸血症有下列合并症之一: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肥胖、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尿酸性肾石病、肾功能损害(≥CKD2期);
2、痛风有下列合并情况之一:痛风发作次数≥2次/年、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肾结石、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发病年龄<40岁;建议血尿酸控制在<300?mol/L。具体用药选择需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