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在骨折或大手术后肺及脑等脏器出现脂肪栓子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危及人的生命。脂肪栓塞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突然意识障碍,呼吸衰竭及低氧血症。
1、脂肪栓子是怎样形成的
这是关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关键问题,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一种观点认为,骨折时局部脂肪组织碎裂,脂肪细胞释放出脂肪小滴,进入破裂的血管后造成脏器栓塞。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是,骨折后死亡的病例尸检时发现肺内有骨髓碎块和脂肪滴形成的栓子。动物实验也发现,在骨折动物的肺内有骨髓组织成分。如果阻断骨折处的血管可防止脂肪栓塞的发生,说明骨折处的骨髓脂肪组织成分进入血液循环是脂肪栓塞的重要一环。另一种观点认为,脂肪栓子是由血液中的脂肪成分形成的。创伤后人的血液处于高凝态,脂肪乳糜微粒增大,体积超过正常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造成器官血管栓塞。脂肪栓子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又被分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对脏器小血管产生毒性作用,引起血管炎症,组织渗出增多,导致肺水肿,严重影响肺功能,造成低氧血症。还有人认为脂肪栓塞是由上述两种机制共同引起的。
2.脂肪栓子对脏器功能的影响
肺是脂肪栓子最先到达的部位。栓子堵塞肺的小动脉及毛细血管,造成肺的血液灌流障碍。于是,肺的气体交换障碍,导致缺氧。由于脂肪栓子分解出的游离脂肪酸的刺激,肺血浆渗出增加,形成肺水肿,进一步阻碍肺的气体弥散功能,加重低氧血症。这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
肺内的栓子如小于20微米可通过肺循环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在肺以外的脏器,如脑、肾、心脏、眼底和皮肤造成栓塞。脑栓塞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烦躁、嗜睡或昏迷。心脏栓塞后多数表现为心动过速。肾栓塞后尿出现脂肪滴。眼底及皮肤栓塞后出现出血点。
3.脂肪栓塞后的主要表现
脂肪栓塞依据栓子的多少表现相差很大。有的急骤发病,迅速恶化。有的表现轻微,甚至仅有皮肤出血点。主要表现有:
呼吸系统:外伤后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及咳痰,,痰中带血。有严重低氧血症。
神经系统:烦躁、嗜睡或昏迷。
皮肤:肩部、前胸及颈部出现多发出血点。
4.脂肪栓塞的诊断要点
①有骨折或大型手术史;
②病人有呼吸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皮肤及眼底有多发出血点;
③X线片示肺有“暴风雪”状阴影;
④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低于8千帕;
⑤其它:发热、心动过速、尿中有脂肪滴、血小板减少等有重要诊断参考价值。
5.脂肪栓塞的治疗要点
脂肪栓塞主要累及肺及大脑,影响呼吸及中枢神经功能,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因素。治疗重点是保护肺脏功能,纠正低氧血症;降低脑组织耗氧量,防止脑组织损伤加重。要迅速输氧,严重者用人工呼吸机加大输氧量。头部用冰袋降温、脱水,可行人工冬眠。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酐降低血液粘稠度,对抗血液高凝状态。地塞米松能减轻炎性渗出,消除肺水肿。
6.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预防
由于脂肪栓塞综合征病情严重,死亡率高,预防工作很重要。
骨折后要尽早妥善固定,防止过多搬动以免增加骨折端血肿压力。严重骨折病人要及时补足液体,对抗血液高凝状态。病人要多饮水,保证充足的有效循环血量。中老年人要口服小剂量阿斯匹林,能起到抗凝作用。手术时勿用暴力,防止脂肪栓进入血管。
- 肩周炎有哪些危害! 2025-04-30
- 普通人怎么预防腓总神经损伤? 2025-03-31
- 膝关节积液的康复锻炼 2025-02-28
- 医保 DRG 支付的概念 2025-01-23
- 人体的健康状态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