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进食障碍》主题演讲
授讲者:何宏
临床心理科自2019年1月26日成立以来,受院领导、护理部及全院医护人员的关注,但是对精神心理方面的了解和认识相对欠缺,特受护理部2月份邀请,给全院护理人员,在5.12护士节来临之际,开展此次授课。
在护理部的支持和帮助下,于2019年4月3日下午成功举办了以《进食障碍》为主题的讲课,临床心理科何宏主任亲自授课,百名护理人员前来聆听。
此次演讲主要以进食障碍为主题,主要以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六个方面来讲解。进食障碍是以患者自己有意的严格限制进食、使体重下降至明显低于正常标准(15%)或严重营养不良(IBM<17.5),此时仍恐惧发胖或拒绝进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涉及下丘脑、垂体及性腺轴广泛的内分泌障碍。病因学中主要分为生物学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性格特征、家庭因素。在生物学角度分析,相关的因素也包括遗传、生化学。内分泌、脑电生理及影响。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性别(女性为主)、地域差异(发达国家、西欧、北美、亚洲)、社会等级。性格特征主要心理问题围绕完美性、不成熟性、依赖性、追求与众不同这四个方面为主。家庭因素主要是不良家庭环境,父亲被动疏远不起作用,母亲支配地位强势过度干涉。进食障碍的临床表现分为三个症状,精神症状、精神病并发症及躯体症状。精神症状主要是对“肥胖的强烈恐惧、对体形、体重的过度关注、有意限制进食、即使体重过低,仍不愿进食、对进食持有特殊的态度及行为、采用过度运动、服药、自我诱吐等行为避免体重增加、强迫等特点。精神并发症有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物质滥用或依赖及人格问题。躯体症状常体现在外表(肤:干燥,发黄,指甲脆弱,“皮包骨”,可并发褥疮、毛发:干枯、稀疏、胎毛、衰弱无力,行走不稳等)、神经系统(早期精力充沛甚至欣快,营养状况恶化时,表现为反应迟钝,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能力下降,还可表现反复思考意识障碍或癫痫发作)、消化系统(牙釉质和牙质的腐蚀、唾液腺肿胀、食管炎,胃部消化功能减弱,急性胃扩张、便秘,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非特异性肠炎等)、内分泌改变(闭经、性功能减低、甲状腺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等)、血液系统(贫血)、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最常见、心动过速、低血压、室性早搏、心理衰竭心律失常一般是电解质紊乱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是AN的晚期表现,也是再进食时易出现的并发症)、代谢紊乱及电解质紊乱、骨质疏松等症状。诊断标准主要为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自己故意造成体重减轻,可有间歇性的暴饮暴食,病程标准:症状至少已3个月。治疗此类疾病,主要结合三种治疗手段:营养康复、药物治疗、心理社会干预治疗。何主任还提出,此类患者的治疗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因为需要多科联合成立专科小组 ,制定计划,确定治疗最后实施计划,都是需要深思熟虑,这也将是临床心理科向上发展的一个新的目标和特色。最后何宏主任讲解了一些此类疾病的注意事项及预后问题,此类疾病的死亡率为5%—20%,大约有一半患者在恢复体重后1-2年内出现神经性贪食症,但这类症状预后相对较好,大大的提高了治愈力。
通过何宏主任此次精彩绝伦的演讲,不仅让大家深一步了解了精神心理科疾病的特殊性,也让大家对精神心理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得此次演讲完美成功。
- 上一条: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
- 下一条:关于“脑卒中后抑郁"的科普讲座
- 临床心理科团体活动开始招募啦 2023-11-01
- 关于双相情感障碍情绪波动的变化 2023-09-30
- 压力缓解小技巧 2023-08-31
- 认识抑郁症 2023-07-31
- 购物成瘾如何治疗呢? 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