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淋淋常规检查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范围,人体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情况。
血红蛋白正常范围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种、海拔等人群有所不同。目前我国平原地区成年男性<120g/L,成年女性<110g/L,孕妇<100g/L,可以诊断为贫血,国外WHO标准,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130g/L,成年女性<120g/L,孕妇<110g/L,6月-6岁儿童<110g/L,6-14岁儿童<120g/L定义为贫血。
当人体轻度贫血时,可能无症状,或仅觉得体力略有下降,易疲劳等;随着贫血程度加重,或短时间内血红蛋白下降过快,就可能出现贫血症状,最主要的就是头晕,没有力气,脸色没有血色,食欲不好,疲倦,失眠,耳鸣,健忘,气短,心慌,胸闷等一些症状。轻微的贫血适当休息,饮食调理,建议就诊;贫血症状明显,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诊治,寻找病因针对性治疗。
生活中为了预防贫血,一定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不偏食,不长期饮浓茶和咖啡,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含铁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瘦肉、动物血、肝脏、大枣、黑木耳等)及富含叶酸及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绿叶菜及肉蛋奶),饮食营养均衡有助于预防营养性贫血。
- 上一条:足底筋膜炎
- 下一条:股骨头坏死要及时治疗 这些方法要知道
- 肩周炎有哪些危害! 2025-04-30
- 普通人怎么预防腓总神经损伤? 2025-03-31
- 膝关节积液的康复锻炼 2025-02-28
- 医保 DRG 支付的概念 2025-01-23
- 人体的健康状态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