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是由于位于跟骨结节处的足底筋膜起始部的过度负荷引起的。它同时伴有足底筋膜与跟骨脂肪垫的炎症性病变与退行性改变。退行性改变的后期可能会发生足底筋膜的部分撕裂,而且对筋膜的创伤可能会导致部分撕裂或者完全破裂。本病一般经过积极治疗后,多预后较好。
好发人群
肥胖或超重者
这类人突然间运动量太大,比如喜欢每天走1万步甚至2万步,过量运动就比较容易受伤。
痛风患者
尿酸结晶会沉积在活动过多的地方,或者是受了伤的地方,跖腱膜是其中的部位之一,从而导致足底筋膜炎。
症状
足底筋膜炎常隐匿起病,一般无创伤史,少数有过度运动而发病。疼痛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患者在一段时间耐受后疼痛好转,但在长时间、连续行走后疼痛再次出现。
典型症状
起病缓慢,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发。
足跟疼痛与不适,晨起时疼痛感明显,下床活动行走之初,疼痛加剧,行走几步后疼痛有所缓解,部分患者行走活动过度时疼痛又加剧。
跟骨内侧结节有明显压痛,足跟部内侧肿胀。
出现破裂时,可出现跖底血肿伴压痛。
治疗
足底筋膜炎的治疗一般可通过佩戴矫形装置、冲击波疗法以及手法松解进行治疗。在理疗和非激素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用皮质激素注射进行治疗。大多数患有足底筋膜炎的人可通过保守治疗在数月内恢复。
药物治疗
患者可口服非甾体消炎药或环加氧酶-2抑制药进行治疗,可减轻局部疼痛,并缓解局部严重炎症。
患者可服用皮质类固醇,以抑制前列腺素介导的炎症和疼痛,因此在慢性炎症条件下可以起作用。并且激素可以干扰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显著提高疗效。适用于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
手术治疗
内镜微创松解木
在足跟切开小口,通过内镜去除足底筋膜受损部分,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
切开或内镜下足底筋膜部分切断术
切开皮肤或经内镜下,将跖筋膜近跟骨止点处内侧部分横行切断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可以松解筋膜。
- 上一条:小切口,“肩”决大问题
- 下一条:贫血
- 肩周炎有哪些危害! 2025-04-30
- 普通人怎么预防腓总神经损伤? 2025-03-31
- 膝关节积液的康复锻炼 2025-02-28
- 医保 DRG 支付的概念 2025-01-23
- 人体的健康状态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