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2023年第7周中国流感监测周报显示,近期甲型流感的来势最为凶猛。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H3N2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并引发多起暴发疫情。
1.“流感”不是普通感冒。流感起病急,症状比普通感冒重,传染性强。
普通感冒主要由致病力较弱的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传染性低。常表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2.“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可有畏寒、寒战,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多数人患流感表现为轻症,可在1-2周恢复。部分流感患者(尤其是婴幼儿、孕妇、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合并肺炎、中耳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可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
3.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区别?
甲型流感与新型冠状病毒都是呼吸系统疾病,感染症状相似,均有发热、头疼、肌痛、浑身不适等症状。新冠还可能会带来味觉、嗅觉的异常,部分新冠病毒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与结膜炎的症状,这些症状在甲流感染中相对少见。两者病原体不同,流行病学特征也不同。若出现可疑症状,建议及早就诊筛查,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鉴别诊断,积极治疗。
对于甲流与新冠的叠加,这种情况几率很小,即使出现,非高危人群出现危重症的情况也并不多见。
流感的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流感的易感染人群包括:
1、儿童:小于5岁的儿童,尤其是小于2岁的幼儿;
2、老年患者:其抵抗力弱,且通常合并高血压、肺心病等基础疾病;
3、妊娠期妇女:由于孕育胎儿,生理状态处理特殊时期;
4、肥胖者:BMI指数大于30的肥胖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代谢综合征。
预防措施:
1.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可显著减少人群感染流感的机会,降低重症流感几率。
2.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针对新冠肺炎的“防疫四件套”对流感也有预防效果,即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1米线。
3.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时。当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 上一条:24小时尿蛋白标本你的留取方法对吗?
- 下一条: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化血清蛋白的临床意义
- 口腔化脓是咋回事? 2025-04-23
- 乙肝——看不见的肝扰者,你了解多少? 2025-03-17
- 揭秘“乳糜血” 2025-02-20
- 流感高发季,发烧了就中招了吗? 2025-01-27
- 冰箱杀手---李斯特菌 202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