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做PET/CT的朋友们,虽然都认真听从医生的叮嘱,比如检查前不要吃早餐、要多喝水等,但大多数朋友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它的道理是什么,依然是一头雾水,或者一知半解,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PET/CT检查中的常见小知识吧!
问
PET/CT检查为什么不能携带金属?
答
PET/CT的检查原理是将放射性药物注入体内,再通过PET/CT对身体内不同器官中放射性药物所发出的射线进行采集、成像,然后再根据所成图像的特点来进行诊断。而在检查时,如果患者携带金属物质躺在检查床上,那么放射线的行进则会受到金属的阻碍,从而导致机器探测到的放射性不准确,进而使图像失真,影响检查效果。另外,小编在这里还要提醒一下,朋友们如果所做的检查是PET/MR,那么金属物品是一点都不可以带入机房的!
问
为什么做PET/CT前一天晚上要多吃点,第二天早上不要吃饭?
答
因为在做PET/CT检查时,所注射的显像剂18F-FDG是一种葡萄糖类似物,它在我们体内的部分代谢方式与葡萄糖类似。而此时,假如我们吃了早餐,那么血液中真正的葡萄糖浓度就会很高,此时如果做PET/CT检查,那么因为我们身体中大部分的细胞已经摄取了真正的葡萄糖,而对于“假葡萄糖”,即18F-FDG的摄取量就会下降,进而导致整体显像的效果较差。
不仅如此,对于住院的患者朋友们,如果在住院期间正在注射葡萄糖类注射液,那么再PET/CT检查当天早上也要停用!
问
为什么等候时要放松,保持安静状态,尽量不说话,不走动?
答
显像剂在注射进患者体内后,将会在1小时左右的时间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各器官。而在此时,患者如果有过多运动,则会导致肌肉供血增加,进而导致显像剂,即18F-FDG大量聚集在肌肉组织,进而影响医生的判断。所以,安静的休息,会让显像剂更加准确地分布,更能反映身体的真实情况。
问
为什么会让我上机扫描前多喝水?
答
由于在PET/CT检查前,患者已经经过了约6小时的禁食过程,此时患者胃部以及肠道的管壁紧紧贴合,此时进行检查,胃肠道的显影不充分,影像不够清晰。而如果在检查前大量喝水,则会将胃肠道撑开,此时获取到的图像会更加清晰。

问
为什么有时需要再做一次局部检查才能回家,是因为第一次没做好么?
答
患者之前做检查的时候如果做了第二次的,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与诊断需要,给患者做一个“延迟显像”。前面说了18F-FDG是葡萄糖的一种类似物,恶性和部分良性病变都能吸收、摄取它,一般来说,恶性病变对FDG是“易进不易出”,显像剂持续摄取升高,而良性病变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时间延长,它的摄取可能会逐渐下降。延迟显像是对早期显像的补充,能对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效信息,并不是因为第一遍检查没有做好,而是根据病变部位和摄取的变化,有助于给出一份更准确的诊断报告,因此才进行的补充显像。一般常见的需要延迟显像的脏器有肝脏,胆囊,胰腺,脾脏,泌尿系统和胃肠道系统等。
问
为什么检查结束了之后还要多饮水?
答
患者在进行PET/CT检查时注射了放射性药物,检查后多喝水可以促进药物的代谢,以便更快地将放射性药物排出体外,保证药物对身体的辐射降至最低。
问
检查结果为什么一定要第二天才能拿到?
答
PET/CT检查包含了近1000张专业的影像学图像,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病史、辅助检查报告以及以前的PET/CT诊断报告认真分析。在给出初步诊断意见后,还要提交给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审核。而如果遇到疑难病例时,还要全科医师一起会诊讨论。因此,检查报告需要到下一个工作日才能拿到。
- PET/CT检查肺结节的优势 2023-07-26
- 核医学科:精准诊断帕金森病不再困难 2023-02-07
- 做完核医学检查,要终止妊娠吗 2023-02-07
- 肺结节有必要做PET/CT吗? 2022-11-28
- 核医学甲状旁腺显像,让甲旁亢病灶无处遁形! 202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