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写作黄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耆。”清代时开始将“耆”简写成“芪”。黄芪是著名的补气之要药,它可以强身健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
现代药理研究黄芪主要含皂苷类、多糖类及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有效化学成分。黄芪具有增强免疫延缓衰老、强心、扩张外周血管冠状血管及肾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压、促进骨髓造血、调节糖代谢及保肝、抗病毒、抗菌等作用。
(一)黄芪泡水的神奇功效:
1.补气升阳
黄芪甘温,入脾经,为补益脾气之要药。多用于治疗脾气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状。因其长于升阳举陷,常被用于治疗脾虚所致中气下陷引起的脱肛、内脏下垂等症。此外,黄芪入肺经,同时又能补益肺气,可用于治疗肺气虚弱所导致的咳嗽无力、气短喘促、咳痰清晰、声音低懒等症状。
2.固表止汗
黄芪能补肺脾之气,益卫固表以止汗,常与牡蛎、麻黄根等收敛止汗的药物同用,来治疗脾肺气虚、卫气不固所致的表虚自汗。
3.抗疲劳
黄芪含有糖类、叶酸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它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所以能提精神,抗疲劳。
4.高血压、高血脂、调节血糖
黄芪对血压有一定的双向调节作用,其升压作用可以使血压稍微上升且保持稳定;其降压机制主要是直接作用外周血管,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来达到降压的目的。黄气泡水可以减少脂肪在血管壁的堆积,从而有效降低血脂。黄芪中含有的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功能。黄芪可降低葡萄糖及肾上腺素引发血糖升高的血糖水平,而对苯乙双胍及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有升高作用。
5.补气生津养血
中医理论认为气能生血,能有效的缓解倦怠、气虚、血虚等症状,所以患有贫血的患者或月经期后的女性可以用黄芪泡水,来帮助养血补血。
(二)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使用
①黄芪 当归 枸杞 大枣(益气生血养颜抗衰老)
适用于气血不足、脉虚乏力、气衰等需要提高免疫力和预防衰老的人群。
②黄芪 山药 麦冬 五味子(养阴生津)
适用于倦怠、自汗、盗汗、口渴及消渴等症状人群。
(三)黄芪怎样泡水?
1.黄芪30克,水煎煮30分钟到1个小时后倒出服用或代茶饮;或加枸杞10克、大枣3枚同煮后服用。
2.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熬粥或煲汤服用。
(四)黄芪虽好,但它也有禁忌:
1.感冒发烧期不宜喝黄芪;
2.月经期妇女、孕期妇女慎用;
3.各种化脓性感染者禁用;
4.明显的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的患者禁用。
是药三分毒,用药需谨慎,请结合医生治疗后使用。
- 上一条:儿童精准用药之——令人头疼的“分剂量”
- 下一条:外用糖皮质激素,您了解吗?
- 服药的“天时”与“人和” 2025-02-28
- “携手并进,药创未来”----西安高新医院药剂科顺利召开2024年终总结及表彰大会 2025-01-24
- 喜报!西安高新医院药剂科在第四届“健康陕西,科普能力提升在行动”大赛中荣获佳绩! 2024-12-28
- 教育 倡导 立即行动 | 2024年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 2024-11-27
- 西安高新医院药学团队积极参加药学学术活动 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