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人物:曾因明教授——责人者弱 责己者强 从责己到善于责己是智慧
米勒之声
“责人者弱,责己者强”的理念是如何形成的?
曾因明教授
徐州医科大学终身教授
中华医学教育终身成就专家
在讨论主题之前,我们先考虑下“怨天尤人管用吗”?大家对此有共识,那就是:不管用!不仅消耗精力、浪费韶华,更有负时代,然而现实生活中怨天尤人却很常见。因此,我今天与大家讨论的主题即:责人者弱,责己者强。从责人到责己,从责己到善于责己是智慧。
一、“责人者弱,责己者强”的理念是如何形成的?
1.埋下种子
(1954年高考)
这颗“种子”要从我参加1954年的高考说起,当时苏南地区只有南京和苏州两个考点,当我们一行5人来到无锡准备乘火车赶往苏州的时候发现火车已开走,迷茫纠结过后,我们5人最终决定沿着铁路从无锡步行到苏州,这才有了我到北京学习的宝贵机会。这其中蕴藏着简单的真理:是责备自己迟到,还是责备火车不等你?是想办法继续赶考,还是打退堂鼓回老家?
2.萌芽
(1959年毕业后)
1959年我从北京医学院分配到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960年起从事麻醉学专业工作。当时的徐州地域偏、底子薄、条件差,附属医院手术室共3间(4张床),“麻醉组”仅5人(本科1人),环境条件极差。在60年代麻醉装备简陋匮乏,一个听诊器,一个血压计,一根气管导管,一个硬膜外穿刺针,一台103麻醉机就是我们全部家当了。彼时,理想与现实、抱负与环境之间的反差太大,面对上述环境究竟该怎么办?怨天尤人随波逐流,肯定于事无补,直面现实勿忘初心,或许有所作为。因此,我痛下决定,要适应环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努力自强!
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我开始了麻醉医生的职业生涯。1964年,对于我---一位从事麻醉工作仅4年的年轻医生而言,是重要的一年。当时我的一篇《中毒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被选为1964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麻醉学术会议主会场大会报告,记得当时大会主会场做报告的共有三篇文章,其中一篇便来自相对偏僻和贫困的徐州。也正是这次报告,使我鼓舞了斗志,坚定了信念!是的,怨天尤人不但无济于事,只能消耗精力、浪费时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因地制宜、努力自强、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有所作为!
3.形成理念
(追溯到1989年)
当时我有一个研究生,聪明善思、刻苦勤奋、成绩优秀,但志高气傲,总是想出人头地,却总感觉不得志,导致心态不平,进而怨天尤人。我多次劝导未果,因此1991年无奈赠言:责人者弱,责己者强。“等你领悟了这其中道理,我们再谈!”到了上世纪末,经过了10年漂泊、10年奋斗后,这位学生小有成绩,师生相见后感叹道:“曾老师,你说得对,怨天尤人没有用,还是要适应环境,直面现实,因地制宜,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努力自强!”2002年,我将这八个字赠与麻醉学师生,盼之共勉。而我本人,也一直坚持这个理念而奋斗终身(1960~2021),经历61年风风雨雨,收获61年耕耘硕果!从责人到责己,从责己到善于责己---是从思维方式到智慧的飞跃,是成功者的必由之路!
二、怎么办?
“怎么办”这三个字会伴随人的一辈子,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人生将有无数个“怎么办”等着你,在处理无数个“怎么办”时我们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怨天尤人管用吗?
应该怎么办?--根据“责己者强”的理念,下面我们共同研讨5个“怎么办”,目的仅仅是“举一反三”,而无数个“怎么办”,要用自己的智慧与实践去探索解决。
(一)领导“不支持”怎么办?
我认为“谋事必谋天”,怎么谋?
其一,要善于沟通(“三部曲”),
①知道你想做什么?
②知道你为什么要做?
③你做的也是领导想做的。其重要的结合点是医院的业绩、荣誉与效益。
其二,因此要善于换位思考、知己知彼.
其三,提要求要同时思考:必须与可能,不要“狮子大开口”。
(二)同事“不同心”怎么办?
赠你四个字“业、诚、理、律”
1.以“业”聚人:目标、思路成共识,要“凝心聚力”;
2.以“诚”待人:真诚、胸怀赢魅力,要“心胸宽广”;
3.以“理”服人:开诚、讲理得人心,要“心悦诚服”;
4.以“律”正人:规章、制度束行为,要倡导“法治”。
记住两句名言:“己不正何以正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有人搞小动作怎么办?
我的经验是“要搞大动作不搞小动作”
要以“大动作”对付“小动作”。什么是“大动作”,即理念超前、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举措得力,要“纲举目张”,“抓大放小”。为什么要抓大放小,因为“一个大动作的成功意味着无数个小动作的失败”。为什么不搞小动作,因为以小动作对付小动作将使你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
(四)条件差怎么办?
“天无绝人之路”
关键是出思路,有毅力。思路是能否做到因势而谋,根据环境的变化提出目标与思路,而毅力是能否做到百折不挠,面对挫折与失败时,能否做到持之以恒。
(五)改变不了自己怎么办?
“人贵有自知自明”
老话说,“江山好易本性难移”,“本性”者,人之心地、思维、性格也,但我认为历经磨难历练“本性”可改!怎么改?追求是动力:为了追求什么都能放下;事业是路径:要拿得起“事业”,放得下“私心”;意志是关键:要有坚强的决心与恒心。
三、善于责己是智慧
善于责己的精髓是:
1.不“怨天尤人”、不“牢骚”太甚;
2.能直面问题:善思考、有对策,能出“上、中、下”三策,能“法乎其上”!
3.能攻坚克难:破壁垒、求发展,宠辱不惊,持之以恒。
《道德经》中讲到“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优秀的起点即从“修身”开始。“责人者弱,责己者强”,善于责己、善于改变自己、善于因势而谋,出理念、思路与方法就是“修身”,可成就事业,善于责己是智慧。
四、无独有偶
纵观西点军校200年,共培养出三位总统,五位五星上将,以及世界500强企业的1000多位董事长。“没有任何借口”(NO EXCUSE!)是西点文化;“主动工作、完美执行”是西点精神。而西点军校的成功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我想应该是面对困难的环境、事物与对手,要勇敢、敬业,要有办法、有能力去完成重任。
五、结语
环境包括外因和内因,环境(天、地、人)、外因非常重要,但自己(内因)更重要!“怨天尤人”者只能当环境的奴隶,不“善于责己”只能当扶不起的“阿斗”;要分析、用好、驾驭环境,建立内因与外因的良性循环。只有善于“责己”,才能改变自己,才能因势而谋,因势而为,因势而进!
祝各位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自强不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做出贡献!
米勒之声
“责人者弱,责己者强”的理念是如何形成的?
曾因明教授
徐州医科大学终身教授
中华医学教育终身成就专家
在讨论主题之前,我们先考虑下“怨天尤人管用吗”?大家对此有共识,那就是:不管用!不仅消耗精力、浪费韶华,更有负时代,然而现实生活中怨天尤人却很常见。因此,我今天与大家讨论的主题即:责人者弱,责己者强。从责人到责己,从责己到善于责己是智慧。
一、“责人者弱,责己者强”的理念是如何形成的?
1.埋下种子
(1954年高考)
这颗“种子”要从我参加1954年的高考说起,当时苏南地区只有南京和苏州两个考点,当我们一行5人来到无锡准备乘火车赶往苏州的时候发现火车已开走,迷茫纠结过后,我们5人最终决定沿着铁路从无锡步行到苏州,这才有了我到北京学习的宝贵机会。这其中蕴藏着简单的真理:是责备自己迟到,还是责备火车不等你?是想办法继续赶考,还是打退堂鼓回老家?
2.萌芽
(1959年毕业后)
1959年我从北京医学院分配到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960年起从事麻醉学专业工作。当时的徐州地域偏、底子薄、条件差,附属医院手术室共3间(4张床),“麻醉组”仅5人(本科1人),环境条件极差。在60年代麻醉装备简陋匮乏,一个听诊器,一个血压计,一根气管导管,一个硬膜外穿刺针,一台103麻醉机就是我们全部家当了。彼时,理想与现实、抱负与环境之间的反差太大,面对上述环境究竟该怎么办?怨天尤人随波逐流,肯定于事无补,直面现实勿忘初心,或许有所作为。因此,我痛下决定,要适应环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努力自强!
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我开始了麻醉医生的职业生涯。1964年,对于我---一位从事麻醉工作仅4年的年轻医生而言,是重要的一年。当时我的一篇《中毒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被选为1964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麻醉学术会议主会场大会报告,记得当时大会主会场做报告的共有三篇文章,其中一篇便来自相对偏僻和贫困的徐州。也正是这次报告,使我鼓舞了斗志,坚定了信念!是的,怨天尤人不但无济于事,只能消耗精力、浪费时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因地制宜、努力自强、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有所作为!
3.形成理念
(追溯到1989年)
当时我有一个研究生,聪明善思、刻苦勤奋、成绩优秀,但志高气傲,总是想出人头地,却总感觉不得志,导致心态不平,进而怨天尤人。我多次劝导未果,因此1991年无奈赠言:责人者弱,责己者强。“等你领悟了这其中道理,我们再谈!”到了上世纪末,经过了10年漂泊、10年奋斗后,这位学生小有成绩,师生相见后感叹道:“曾老师,你说得对,怨天尤人没有用,还是要适应环境,直面现实,因地制宜,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努力自强!”2002年,我将这八个字赠与麻醉学师生,盼之共勉。而我本人,也一直坚持这个理念而奋斗终身(1960~2021),经历61年风风雨雨,收获61年耕耘硕果!从责人到责己,从责己到善于责己---是从思维方式到智慧的飞跃,是成功者的必由之路!
二、怎么办?
“怎么办”这三个字会伴随人的一辈子,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人生将有无数个“怎么办”等着你,在处理无数个“怎么办”时我们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怨天尤人管用吗?
应该怎么办?--根据“责己者强”的理念,下面我们共同研讨5个“怎么办”,目的仅仅是“举一反三”,而无数个“怎么办”,要用自己的智慧与实践去探索解决。
(一)领导“不支持”怎么办?
我认为“谋事必谋天”,怎么谋?
其一,要善于沟通(“三部曲”),
①知道你想做什么?
②知道你为什么要做?
③你做的也是领导想做的。其重要的结合点是医院的业绩、荣誉与效益。
其二,因此要善于换位思考、知己知彼.
其三,提要求要同时思考:必须与可能,不要“狮子大开口”。
(二)同事“不同心”怎么办?
赠你四个字“业、诚、理、律”
1.以“业”聚人:目标、思路成共识,要“凝心聚力”;
2.以“诚”待人:真诚、胸怀赢魅力,要“心胸宽广”;
3.以“理”服人:开诚、讲理得人心,要“心悦诚服”;
4.以“律”正人:规章、制度束行为,要倡导“法治”。
记住两句名言:“己不正何以正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有人搞小动作怎么办?
我的经验是“要搞大动作不搞小动作”
要以“大动作”对付“小动作”。什么是“大动作”,即理念超前、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举措得力,要“纲举目张”,“抓大放小”。为什么要抓大放小,因为“一个大动作的成功意味着无数个小动作的失败”。为什么不搞小动作,因为以小动作对付小动作将使你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
(四)条件差怎么办?
“天无绝人之路”
关键是出思路,有毅力。思路是能否做到因势而谋,根据环境的变化提出目标与思路,而毅力是能否做到百折不挠,面对挫折与失败时,能否做到持之以恒。
(五)改变不了自己怎么办?
“人贵有自知自明”
老话说,“江山好易本性难移”,“本性”者,人之心地、思维、性格也,但我认为历经磨难历练“本性”可改!怎么改?追求是动力:为了追求什么都能放下;事业是路径:要拿得起“事业”,放得下“私心”;意志是关键:要有坚强的决心与恒心。
三、善于责己是智慧
善于责己的精髓是:
1.不“怨天尤人”、不“牢骚”太甚;
2.能直面问题:善思考、有对策,能出“上、中、下”三策,能“法乎其上”!
3.能攻坚克难:破壁垒、求发展,宠辱不惊,持之以恒。
《道德经》中讲到“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优秀的起点即从“修身”开始。“责人者弱,责己者强”,善于责己、善于改变自己、善于因势而谋,出理念、思路与方法就是“修身”,可成就事业,善于责己是智慧。
四、无独有偶
纵观西点军校200年,共培养出三位总统,五位五星上将,以及世界500强企业的1000多位董事长。“没有任何借口”(NO EXCUSE!)是西点文化;“主动工作、完美执行”是西点精神。而西点军校的成功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我想应该是面对困难的环境、事物与对手,要勇敢、敬业,要有办法、有能力去完成重任。
五、结语
环境包括外因和内因,环境(天、地、人)、外因非常重要,但自己(内因)更重要!“怨天尤人”者只能当环境的奴隶,不“善于责己”只能当扶不起的“阿斗”;要分析、用好、驾驭环境,建立内因与外因的良性循环。只有善于“责己”,才能改变自己,才能因势而谋,因势而为,因势而进!
祝各位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自强不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做出贡献!
- 上一条:全麻会让我们的小朋友变笨吗?
- 下一条:无痛人流,无痛宫腔镜检查为什么要禁食?
- 老年人术后谵妄:不可忽视的“术后迷雾” 2025-05-01
- 手术麻醉中的“隐形安全卫士”: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 2025-04-01
- 手术室里的“隐形守护者”:体温监测 2025-03-02
- 手术室里的“大脑侦探”:BIS监测 2025-02-27
- 为什么麻醉手术后回病房不让枕枕头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