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特别怕疼,手术时能不能多给点麻药?”这是麻醉科医生术前常听到的请求。面对疼痛的恐惧,想通过增加麻药剂量来“更安心”,是很多人的直观想法,但麻药真的能“越多越好”吗?答案是否定的——麻醉剂量需要精准控制,并非越多越安全,盲目加量反而可能埋下健康风险。
首先要明确:麻醉的核心是“精准止痛 安全护航”,而非单纯追求“无痛”。麻醉医生在制定方案时,会综合评估你的年龄、体重、身高、肝肾功能、手术类型、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计算出“刚刚好”的剂量。这个剂量既能让你在手术中感受不到疼痛,又能避免麻药过量对身体造成伤害。比如全身麻醉,麻药需要抑制中枢神经来阻断疼痛信号,但过量会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变浅、甚至停止;局部麻醉或半身麻醉若剂量超标,可能引发局部神经损伤、血压骤降等问题。简单来说,麻药就像“一把精准的钥匙”,剂量刚好才能打开“无痛之门”,多了反而会“捅破安全的窗户纸”。
其次,“怕疼”的需求,麻醉医生早有更科学的应对方式,并非只能靠加量。比如:
1.术前沟通细化方案:若你对疼痛格外敏感,可提前和麻醉医生详细说明——是怕“打针疼”,还是怕“术后伤口疼”?医生会针对性调整:怕针疼可先用局部涂抹的表面麻药;怕术后疼会提前设置“术后镇痛泵”,让药物缓慢释放,持续缓解疼痛。
2.多种麻醉技术配合:比如复杂手术会采用“全麻 局部阻滞”的组合方式,既保证术中完全无痛,又减少全麻药物的总用量,降低副作用风险。
3.实时监测动态调整:手术中,麻醉医生会通过监护仪实时观察你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若发现你有轻微不适或疼痛反应,会在安全范围内微调药物剂量,而非一次性加量。
如果你怕疼,正确的做法不是“要求多给麻药”,而是做好这两件事:
1. 术前主动坦诚沟通:详细告诉麻醉医生你的疼痛恐惧程度、过往对疼痛的耐受情况(比如以前打针、拔牙时的感受),以及是否有过麻药过敏或不适经历。信息越详细,医生越能制定贴合你需求的方案。
2. 信任医生的专业判断:麻醉医生的核心职责是“让你安全地度过手术”,止痛是重要部分,但安全永远排在第一位。他们不会因为“怕你疼”就冒险加量,也不会忽视你的感受让你强忍疼痛——精准平衡“无痛”与“安全”,正是麻醉医生的专业所在。
总之,面对手术疼痛,“怕”是正常的,但“多要麻药”并非解决办法。和麻醉医生充分沟通,相信他们的专业方案,才能在无痛的同时,让手术更安全、恢复更顺利。
- 上一条:局麻药:如何让身体“暂时失去感觉”的?
- 下一条:没有了
- 怕疼想多要麻药?麻醉医生:不是“越多越好”,安全才是关键 2025-09-01
- 局麻药:如何让身体“暂时失去感觉”的? 2025-08-02
- 麻醉药物代谢后会很疼吗? 2025-07-03
- 麻醉苏醒后为什么不能吃喝? 2025-06-01
- 老年人术后谵妄:不可忽视的“术后迷雾” 202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