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腔(子宫)MR扫描规范及子宫内膜癌分期
李恒
一、女性盆腔(子宫)MR扫描规范
(一) 女性盆腔MR检查前应特别询问
1. 绝经前、绝经后?
2. 若绝经前:月经状况,周期,末次月经,是否怀孕?
3. 有无服用避孕药或其他激素类药物?
4. 有无手术或放疗史?
5. 有无宫内避孕器或其他?
(二) 检查前准备:扫描盆腔需禁食禁水4~6小时,如不需观察膀胱病变则不需憋尿,需排空尿液。检查前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异物。
线圈:体部相控阵线圈。
体位:仰卧位,足先进,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使扫描部位尽量靠近主磁场及线圈的中心,线圈中心至于耻骨联合,下腹部用海绵垫压迫减轻呼吸运动伪影。双手上举,两手臂交叉抱头。
定位位置:耻骨联合上缘2CM
常规扫描方位: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
(三) 子宫颈、体定位线及扫描序列
1. 子宫体扫描定位线
2. 子宫颈扫描定位线
3. 成像序列:T1WI、T2WI、T2WI压脂、DWI
(四) 扫描注意事项:
1. 适度充盈膀胱;采用小FOV观察子宫,如需要观察转移性病变,需适当增加FOV。
2. 女性盆腔首先应扫描矢状位,再扫描横轴位及冠状位,有利于更准确的定位扫描。如了解子宫内膜病变,DWI序列定位垂直于子宫内膜长轴更利于病变的显示。
3. 由于子宫的形态及位置都不同,如需观察子宫病变,需根据子宫不同的形态及位置合理定位扫描。
4. 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也可行矢状位的多期动态扫描,选择横轴位还是矢状位根据病变的实际情况处理。
二、 正常子宫MR表现
1. 子宫体四层结构(T2WI):
子宫内膜-高信号
结合带-低信号
子宫肌层-中等信号
浆膜层-低信号
2. 子宫颈(T2WI):
最内层-高信号粘液
粘膜层(柱状上皮)-高信号,低于粘液信号
纤维基质(结合带)-低信号
肌层-中等信号
3. 阴道
内带:高信号(上皮、粘液)
外带:低信号(纤维结缔组织)
三、 子宫内膜癌分期
(一) MRI重要意义:术前分期,明确病变的范围,估计预后,治疗后复查。
(二)子宫内膜癌MRI表现:
1. 子宫腔增大,肿物呈息肉样或弥漫性生长;
2. T2WI:低信号结合带是否完整,是判断肌层有无受累的重要标志;
3. 动态增强扫描:内膜癌增强弱于肌层,尤其在动脉期;内膜下强化带是否完整。
FIGO分期---子宫内膜癌
IA期 IB期 II期
III期 IV期
(三)子宫内膜癌分期思考
1. 宫颈是否受累影像判断是难点(Ⅰ期还是Ⅱ期);
2. 关于淋巴结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分ⅢC1,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分ⅢC2,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属于远处转移,应分ⅣB期;
3. 超出子宫范围是Ⅲ期(输卵管、卵巢/宫旁组织/阴道)。
- 上一条:影像科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3季
- 下一条:影像科 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3季
- 影像科 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9季 2024-01-23
- 影像科 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8季 2023-12-21
- 影像科 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8季 2023-11-13
- 影像科 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8季 2023-10-17
- 影像科 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8季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