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病变的MR诊断价值
王 霞
在多种影像检查方法中,US检查方便/价廉,是卵巢疾病普查的首选方法,但诊断特异性和准确性较低;CT和MRI具有多方位、多序列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及无辐射等优点,对卵巢病变的检出率非常高,囊性病变的检出率高达100%。卵巢病变中60-70%为囊性病变,MRI可清晰显示囊内分隔及囊壁厚度,显著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以下对MRI在卵巢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的价值进行简单分类介绍:
1、病灶起源的判定:
(1)卵泡自身—囊肿、黄体囊肿、出血囊肿;
(2)卵巢起源—巧囊、积水/积脓、肿瘤;
(3)宫旁—阔韧带囊肿/肌瘤、子宫浆膜下肌瘤;
(4)其它—子宫/盆壁神经源性肿瘤、其它肿瘤。
2、病灶成份判定:
(1) 囊性:卵泡囊肿—小于3cm,周期变化;脓肿—DWI明显高信号,环壁明显强化;输卵管卵巢积水—腊肠/管状结构/水样信号;内膜异位囊肿—T1WI及T1WI脂肪抑制均为高信号多见,T2W低信号,也称为暗影;浆液性囊腺瘤、囊性畸胎瘤、阔韧带囊肿—部分不典型,鉴别较为困难,需要借助增强来判别;其它—包裹积液,淋巴管囊肿,盆腔其它囊性肿瘤。
(2) 囊实性:浆液性囊腺癌,转移瘤,畸胎瘤恶变,卵泡馍细胞瘤;子宫肌瘤变性;卵巢输卵管脓肿—炎性肿块。
(3) 实性:卵泡膜细胞瘤;子宫浆膜下肌瘤;炎性肿块;其它—腹膜转移/淋巴结等
3、多序列成像及DWI成像优势
更利于分析肿瘤的囊性成份,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比如根据粘液成份含量的增加,DWI表现为稍高至高信号,ADC值变化亦较为显著;而浆液性成份DWI等信号多见;而出血性成份根据出血的不同时期及血液含量的多少,信号区别甚大。
4、增强扫描的优势
在部分实质成份较少及可疑壁结节等的判定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及定性诊断中不可缺少;增强扫描有助于判定肿瘤的毗邻关系及脉管有无侵袭,有助于肿瘤分期的评估,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5、典型病例列举
图1 卵巢内膜样囊肿 T1WI及T1WI脂肪抑制序列以高信号为主,T2WI以低信号为主,内部有少许其它信号病变,为出血不同时期的表现。
图2 成熟型畸胎瘤 病变巨大,囊壁较均匀,可见少许分隔,边界清楚,黄色箭所指为脂肪成份,可明确诊断。
图3 右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囊内分隔多见,分隔厚薄不均,局部可见壁结节,DWI呈高信号(箭头)。
图4 右侧卵巢卵泡膜-纤维瘤组肿瘤 病变中纤维成份较为典型,呈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增强扫描表现为渐进性中等延迟强化,边界清楚,除实质成份外含均匀囊性成份。
- 上一条:影像科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3季
- 下一条:影像科 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3季
- 影像科 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9季 2024-01-23
- 影像科 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8季 2023-12-21
- 影像科 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8季 2023-11-13
- 影像科 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8季 2023-10-17
- 影像科 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8季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