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之际 麻醉医生守护你
8月19日是中国第二个“中国医师节”,在这节日里,你可知有一群在手术台旁守护你的麻醉医生
麻醉对很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大家都知道手术离不开麻醉医生,但麻醉医生具体做什么却不清楚。“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是对麻醉医生最精简的概括,然而这简单一句话背后却包含了无数麻醉医生在岗位上日日夜夜的奉献和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那么麻醉医生平时忙什么呢?首先术前一天,麻醉医师要对患者进行访视,全面了解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最佳麻醉方案;每个人都不一样,麻醉方案均不同。第二天早上7点半就开始上班,对于特殊患者特殊病情需要进行交班、教学,8点钟进入手术室,当患者全身麻醉之后,患者意识、疼痛、呼吸均消失,生命不再是平日的言语与欢笑,而是监护仪上的心电图,血压、血氧等显示的数值和曲线,麻醉医生与患者总是同呼吸共心跳,麻醉过程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和事件发生,麻醉医生必须时刻关注着这些生命数据的变化,丝毫不能松懈,保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尽快处理,这考验着麻醉医生的水平;而整个手术过程,手术医生仅需全神贯注于“局部”做手术即可。手术结束后,手术医生会自豪的告诉家属手术很成功,家属也千恩万谢,这是多么温馨感动的场面,而你不知道的是此时麻醉并未终止,全麻药物药效依然存在,很容易发生气道阻塞、通气不足等并发症,所以也是全麻过程中危险时期之一,麻醉医生依然守护在患者的身旁,直至生命体征恢复正常而苏醒。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完全在麻醉医生的掌握之中,这是“性命相托”的最佳体现!
术中每一分每一秒,麻醉医生时刻陪伴着患者
因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中间是不能停的,也就是说第一台手术结束后,马上会有第二台,甚至第三台,所以麻醉医生中午是不能休息的,吃饭往往也匆匆忙忙吃上几口,更谈不上细嚼慢咽。一天下来手术医生换了一批又一批,而麻醉医生始终坚持到最后,很多时候手术会因各种原因持续到很晚,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麻醉医生的神经始终都是高度紧绷的,下班后身心俱疲,很多麻醉医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心律失常。麻醉医生比任何一个专业更能深刻体会到那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生命之托,重于泰山,我们是捍卫生命的守护神,救死扶伤是我们所有医护人员毕生追求的信念。
麻醉科在保障普通手术的基础上,同时肩负着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普外科等科室“绿色通道”的麻醉任务,此类患者多为老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病,病情急而危重,手术时间长,麻醉风险高,特别是搬入新院区之后,急诊绿道手术诊疗人数显著上升,明显增加了夜班值班麻醉医生的工作压力,特别是以梁发医生带领的该项目的临床研究团队,每天24小时随时待命,工作经常不分白天和黑夜,甚至双休日也在加班加点,时常是白天工作到很晚,刚到家医院就有急诊;但使命感和责任心让他毫不犹豫的尽快赶回医院,第二天照常工作,甚至到晚上十点多。工作之辛苦,工作量之大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这是对身心的双重考验,随叫随到。正可谓于平凡中见伟大,于细微处显忠诚。
麻醉医生在围手术期需要维护病人生命安全、减轻病人痛苦,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同时还承担着医院内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肩负着“无痛医院”、“舒适化医疗”的使命。在麻醉科都有专门的急救箱:里面装着各种型号气管插管导管及急救物品:麻醉科永远冲在全院抢救危重症患者,特别是危重症孕产妇抢救的最前线,工作之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另外舒适化医疗让更多的患者选择无痛胃肠镜、无痛分娩,这无疑又进一步增加了麻醉医生的工作量。
麻醉医生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也许无惊人的壮举,也无耀眼的光环,唯有一份执着,仅有一分追求,那就是: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让患者早日挣脱病魔的困扰,谨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默默奉献自己的真情与爱心!让患者在放心中熟睡、在舒适中苏醒。你的每一次呼吸心跳,都由我们来守护,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 老年人术后谵妄:不可忽视的“术后迷雾” 2025-05-01
- 手术麻醉中的“隐形安全卫士”: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 2025-04-01
- 手术室里的“隐形守护者”:体温监测 2025-03-02
- 手术室里的“大脑侦探”:BIS监测 2025-02-27
- 为什么麻醉手术后回病房不让枕枕头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