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喷!一位麻醉科医生被“麻翻”后……
万里 新青年麻醉论坛
在很多人眼中,医生是无所不能的,更有天真烂漫的病患认为,医生是不会生病的!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医生也是肉体凡胎,对疾病同样没有豁免权,普通人生病了要找医生,医生生病了怎么办呢?
我是万里
一名麻醉科医生
三年前我参加医院年度体检,发现胆囊多发息肉,本着“不继续长就先看看”的原则一直动态观察。
今年体检,发现胆囊息肉长大了,这下就具备“继续长就赶紧切了”的手术适应征了。作为一个在临床工作20多年的医生, “早发现、早治疗”的观念早已深植我心,没有丝毫纠结,果断决定找医生切胆囊,年前就切,切完过年!
然而
一个天天把“手术”俩字挂在嘴边的人,面临被手术人是自己的时候……
术前最专业患者,顺利办理入院,住进了自家医院,第一次当病人,穿病号服,略有些不习惯。
因刚拿到医院体检报告,很多检查结果都在有效期内,术前检查和准备就相对简单快捷了许多,除了必要的抽血检查,其他都不用管床医生太操心。
主动、专业、精准地描述自己的病史,方便管床医生写病历,“秒签”术前知情同意书节约医护人员时间,专业人仍然办的是专业事儿,这下又感觉自己还是一个医生并非是病人了。
管床医生走了,主管护士又来对我进行ERAS宣教,介绍了ERAS采取的一系列加速康复的措施。
ERAS,中文译为加速康复外科,是指通过全面优化的手术前后期处理及治疗方法,实现外科手术的少疼痛和低风险,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改善预后。
“术前口服补液,术后预防恶心呕吐,多模式麻醉镇痛”。我又忍不住好为人师了一把,与美小护进行了短暂的热烈而友好的学术交流。
宣教结束后,美小护一脸崇拜:“你是我见过的最专业的病人,不是我向你宣教,而是你在给我宣教!”听得我都有点儿膨胀了,医生的感觉又找回来了点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然是一个微创手术,但仍然需要麻醉。同事好奇地问我选谁做麻醉呢?他们打趣说要是能精准麻翻你这位麻醉科的医疗副主任,出门吹牛,牛都飞得高些。
实话说,选我们科的任何一位麻醉医生给我做麻醉我都放心,但为了保全颜面,我还是根据自身情况写了一个麻醉方案给我的主麻医生。
我自己写的方案
麻万里方案(自撰)
1、更換呼吸回路、面罩,准备人工鼻,常规监护,不需要有创动脉测压,腕部打黄色留置针,谢绝一切围观。
2、入室后右美50微克入液体静脉滴注,特耐50毫克静脉注射。取下眼镜,纱布包好放麻醉机上
3、麻醉诱导:舒芬太尼20微克,羟考酮5毫克,利多卡因50毫克,丙泊酚10毫克缓慢注射,顺式阿曲库胺16毫克,准备好口咽通气管。
4、3分钟后插入4号双管LMA,可以插入吸引管排空胃里液体和空气,禁止上尿管。
5、麻醉维持静脉吸入复合,静脉为主,术中不要追加肌松药,注意麻醉深度,不要发生术中知晓。
6、输液单纯晶体液即可,从麻醉开始到手术结束,希望液体量控制在100毫升以内
7、维持正常通气,不要过度通气,体温手术时间短,不需要体温监测。
8、手术结束前用0.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从腹膜开始逐层注射。
9、自然苏醒!自然苏醒!自然苏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要趁机打我脸,拍我耳朵,不要拮抗,呼吸稳定拔除LMA(考虑可能发生舌根后坠, 可以睁眼反应后再拔除)。戴上眼镜
10、苏醒后直接回病房,注意隐私保护
11、感谢配合,红色字为重点,谢谢
重点要求规避同事围观,麻醉结束自然苏醒不要拮抗,自己没术后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不用预防性干预等。
术前一天晚上按ERAS方案要求清淡饮食,晚饭后到超市买了几瓶功能性运动饮料。
回到病房,护士妹妹送来了10%的葡萄糖液200ml,说根据ERAS术前口服补液原则让我第二天早上术前2小时饮用。
因为我已经自备了口感更好的饮料,就偷偷摸摸把葡萄糖液体藏了起来(未遵医嘱,非专业人士不可效仿)。
睡前喝了600ml的饮料,不知道是紧张还是饮料的作用,凌晨四点多钟醒来后就再也睡不着了。
从医二十余年,麻人无数,第一次被人麻,完全不紧张还真是做不到。索性起床刷牙洗澡(文献报道术前沐浴、牙齿清洁可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换上病号服,将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
又喝了300ml饮料,为了让给主麻医生觉得我口气清新(前辈自尊不能丢),又用特意买来的柠檬味漱口水反复漱口几次,然后静静地等待手术室工作人员接我去我每天战斗的地方——手术室。
术中梦幻之旅
一大早,手术室护士推着推床来接我,我戴上帽子、口罩坚持自己走到手术室门口再上推床。
原以为这样别人就不会认出我,后来发现这是徒劳。科室主任、手术室护士长、一起并肩战斗的同事们纷纷过来关心问候,手术室顿时一片欢声笑语。
为了避免影响大家的正常工作,我要求主麻医生早点把我麻翻拉倒。
主麻医生不负我望,成功地把我麻~翻~了!
手术过程我不知道,过程有多长我也不知道。同样我也不知道同事们是否会评论我胆囊长得好不好看,肚子上肥肉厚不厚。
但是我居然做了一个梦,梦到了医院的第四季度医疗质量检查,梦中还想着工作,真爱啊。
当我还沉浸在医疗质量检查非常优秀的喜悦中时被同事突然唤醒,睁开眼睛,感觉自己一下子完全清醒了,只是说话有点“大舌头”。
两分钟后,说话也完全恢复了正常。
仔细体会自己有哪些不舒服,首先觉得咽喉部没有什么不适,然后试着动一动自己的胳膊、腿,也都能轻松自如地运动,肌张力是完全恢复了!肚子也从外到里没有感觉到一点儿疼痛。
感谢我的同事们,他们给了我一个完美的麻醉,多模式预防性镇痛的效果非常显著!
为了体验一下术后疼痛程度和预防性镇痛效果,我暂时没有用镇痛泵,之后根据情况再说。考虑到自己没有任何不适,为了避免更多的同事围观,我没有进麻醉苏醒室观察就要求直接回病房。
术后的疼痛体验
上午10点钟就回到病房,自己从手术床换到病房的床上后,马上给远方的父母打电话报平安。安慰过父母,便可安心卧床了。
15分钟后,觉得有点口干,尝试着小口喝水。1个小时后,有小便的感觉,试着完全坐起来,没有觉得头晕、疼痛,转身下床的时候感觉到轻度的躯干部疼痛(疼痛评分3分以下)。慢慢地扶着床头站起来,准备去卫生间,爱人马上过来搀扶,我试着让她松手,自己慢慢走到了卫生间。
从卫生间回到床上,半坐着,间断地喝功能性运动饮料,2小时喝了大约500ml。中午时分,肠道就通气了,女儿给我买来了小米粥,按照ERAS“早饮食”的原则,尝试着喝了几口,没有任何不适,就吃了半碗。然后按照ERAS“早活动”的原则,每隔1小时下床走动一圈。
午后,自我感觉思路清晰,口齿伶俐,没有任何全身麻醉后的头昏、嗜睡等症状(有人说麻醉会使人变傻,其实这是谣传),也没有任何呕吐恶心的感觉,口袋里准备的口香糖,这下用不上了。
晚上安静休息的时候,没有感觉到躯干部疼痛,只是感觉到隐隐的“疼无定位”的内脏痛(估计疼痛评分可以有4分,在可忍受范围内)。多模式预防性镇痛下的腹腔镜手术躯干部疼痛可以显著减轻,内脏疼痛依然需要关注。
术后第二天上午翻身下床的时候感觉还是有点疼痛,仍在可忍受范围内,其他无任何不适,中午出院回家。
术后第三天即开始上班恢复日常工作。
是患者更是医生
作为患者,康复出院、正常工作生活便算是给医院行划上了句号。
作为医生,始终战斗在医院,总结经验、造福其他患者是天职、是本能。根据自身经验,总结一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ERAS要点:
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术前8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2小时禁饮。术前2小时之前可以饮用无渣的饮料(以含电解质的运动型饮料为佳),医院配备有专用的术前饮料,也可以自备等。
多模式预防性镇痛。麻醉用药需个体化定制。麻醉药物用量与体重并不呈正比,麻醉药物和酒量也关系不大。可以给予适量的NSAIDS药物和阿片类药物,手术结束时进行切口部位的浸润阻滞(0.5%罗哌卡因),对于预防躯体疼痛效果较好,对预防内脏疼痛也不错;
预防恶心呕吐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患者均应给予预防性止吐,对于没有恶心呕吐易感因素的人群,可以采取“wait and see(等等看)”的态度。
术后早饮食,早下床活动。在完全清醒、胃肠功能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早期进饮进食、早下床活动有利于早期恢复。我以前在国外学习的时候,非肠道手术病人在苏醒室就可以喝水、进食。
- 上一条:“麻醉师”和“麻醉医生”的区别
- 下一条:你还在给术后患者去枕平卧吗?
- 老年人术后谵妄:不可忽视的“术后迷雾” 2025-05-01
- 手术麻醉中的“隐形安全卫士”: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 2025-04-01
- 手术室里的“隐形守护者”:体温监测 2025-03-02
- 手术室里的“大脑侦探”:BIS监测 2025-02-27
- 为什么麻醉手术后回病房不让枕枕头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