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标准
主要有两类,包括基于骨密度测定的诊断标准和和基于脆性骨折的诊断标准。
-
基于骨密度测定的诊断
通常基于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的测量结果,对于不同人群判断标准有两类:
绝经后女性、50岁及以上男性
骨密度水平判定以以T-值表示,T-值=(实测值-同种族同性别正常青年人峰值骨密度)/同种族同性别正常青年人峰值骨密度的标准差,具体标准如下:
-
正常:T-值≥-1.0;
-
低骨量:-2.5<T-值<-1.0;
-
骨质疏松时:T-值≤-2.5;
-
严重骨质疏松时:T-值≤-2.5并且发生了脆性骨折。
儿童、绝经前女性和50岁以下男性
其骨密度水平的判断用Z-值,Z-值=(骨密度测定值-同种族同性别同龄人骨密度均值)/同种族同性别同龄人骨密度标准差。将Z-值≤-2.0视为“低于同年龄段预期范围”或低骨量。
-
基于脆性骨折的诊断标准
脆性骨折,指轻微活动或日常生活受力,即可发生的骨折。表现符合下列其一者,即可诊断为该病:
髋部或椎体脆性骨折;
DXA测量的中轴骨或桡骨远端1/3,T-值≤-2.5;
骨密度测量符合低骨量(-2.5<T-值<-1.0),且肱骨近端、骨盆或前臂远端发生过脆性骨折。
特发性青少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除了病史、症状,检查特征外,还应同时排除其他引致骨质疏松的疾病
- 上一条:腱鞘炎
- 下一条:没有了
-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2025-06-30
- 腱鞘炎 2025-05-03
- 肩周炎有哪些危害! 2025-04-30
- 普通人怎么预防腓总神经损伤? 2025-03-31
- 膝关节积液的康复锻炼 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