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吃对于正常人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儿,但对于脑卒中、脑外伤等原因引发的吞咽障碍患者不能经口进食,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当出现吞咽障碍后怎么办?大家了解最多的办法就是插鼻胃管——“大象鼻”,但长期插鼻胃管的并发症也多,例如损伤鼻、咽、食管、胃等黏膜出血与感染,误吸性肺炎、肺部感染,鼻饲量小(不超过200ml)引起的营养不良,严重影响病体的康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技术既是一种进食代偿手段,也是一种治疗吞咽障碍的方法。这种技术完全代替了鼻胃管,在患者需要进食时经口插入鼻饲管进入食管,进食后,食管即可拔出。该项操作在插管的过程中能刺激舌根部,诱发吞咽反射,同时也符合经口进食的生理规律,无鼻腔刺激,避免咽喉部痉挛,患者不需长期带管,不影响形象,不影响康复训练,能提高患者的接受度。
根据患者病情取坐位或者半坐卧位,吸净痰液,活动性义齿或眼镜者取下妥善保管。戴手套,一手托住营养管,另一手持营养管前端,湿润营养管前端,嘱病人张口,沿一侧口角缓慢插入,至14-16cm处时,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咽后壁滑行,配合吞咽动作缓慢入至所需长度。置管成功后要固定管路。
判断营养管是否在食道内
1. 左右转动,上下提插营养管,观察患者有无不适
2.将营养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观察有无气泡溢出
3.用灌食器注入少量温开水不少于10ml,观察是否呛咳
注:患者注食量一般为500ml左右
注意事项:
1.大部分吞咽障碍患者的咽反射均减退,从口腔插管的过程中,并不感觉痛苦(部分病人初次插管可有不适,但数次后可基本适应);
3.注意食物的温度适宜(38-40度);
4.进食后保持抱我为姿势30-60分钟,以免食物反流;
5.如插入不畅,应观察是否盘曲在口腔;在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再插。
- 上一条:当心手腕疼!当心“腱鞘炎”!
- 下一条:第四期康复专科护士培训班圆满结束
- 高血压 2024-07-30
- 关注卒中黄金时间,拯救生命脑细胞 2024-06-30
- 良肢位,你知道多少? 2024-03-30
- 缺钙有哪些身体信号?有哪些影响? 2024-02-28
- 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 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