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独特之处有两点,其一为大拇指独立出来与其余四指相互协作,极大丰富了手的功能;其二为脑组织的极度发达后进一步脆弱的颈椎,对比人与动物颈部肌肉的强壮程度当知我所言不虚。
每个物种的进化自有其自然之理,谓之天道。
长颈鹿硕长的脖子和长腿使其站得高、看得远,对于警戒放哨及早发现鬣狗和狮子等捕食动物大有益处。为了逃脱捕食者而逐渐进化出长腿,长颈鹿的腿长可达2m,使其善于奔跑。 长颈鹿的长脖子和长腿,增大了其体表面积,有利于热量的散发,使其在炎热的热带草原上进一步获得生存优势。
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自然选择不只是针对某个特定性状的选择,而是对多个性状的综合选择。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认为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一切适应性进化都是自然选择对种群中大量随机变异进行筛选的结果。
鸟类上肢进化为翅膀,体毛变长进化为羽毛,进化出非常强壮的翅膀和胸肌,进化出极短的肠道(鸟类的大便绝不留在体内)以及很长的脖子。细长的脖子利于飞行时的平衡。经由伸缩颈部,就可以利用杠杆原理增加飞行时的灵活性、操控性及稳定性。
大多数哺乳类动物进化出粗壮的四肢,利于奔跑;头部在颈椎正前方,进化出粗壮的颈部,颈肩部肌肉非常发达。
人类在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变化最大之处在于头部变大(头颅之重量约占一成年人体重的7.7%)、脑容量变大,功能变的复杂。因此,对于氧气与供血量的需求也大量增加。在这个进化的过程中,颈部并没有因头部变大而跟着变粗,但却要支撑更多的经络及血管、神经,相对于其余动物,人类的颈部负担增大了许多。
小知识:大脑是人体中对氧需求量最大的器官。正常人脑的重量占身体总重量的2%~3%,而脑的耗氧量却占人体总耗氧量的20%~30%以上,占心脏输出血液中含氧量(即心输出量)的1/6。
在轻度缺氧时,为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困倦、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反应变慢、记忆力下降、情绪波动大等。在大脑供氧供血急骤中断时,可出现意识丧失,不可逆的脑损害。伴随持续缺氧的加重,出现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呼吸衰竭,心跳停止,最终导致死亡。
当人类站立行走后,原本在身体前方的头颅变为身体正上方,不再向前伸出,颈椎也变成叠瓦状近乎垂直结构,颈部不再需要非常大的力量来维持头部位置,肌力大幅退化。
头颅在颈椎正上方到底有哪些优势?
头颅因为脑容量的增加越来越重,又要把双手解放出来配合大脑活动,灵活运用工具。并进一步延伸出高深的思考、精密的动作、言语能力;进而可沟通交流、发展出文字,创造出人类文明。头颅在正上方,颈部变细,自然可以更加灵活转动,有利于尽早发现事物、发现周围危险。如果头颅依旧在身体前方,颈部就需要强壮的肌肉来维持头颅位置,双手自然无法解放,以上所说的优势统统消失不见;最重要的一点,身体对能量的消耗将大大增加,进食时间与频率也会延长,根本不利于智能进化。
在逐渐的进化过程中,为配合大脑发育及双手解放,颈部越来越纤细,转动越来越灵活。这种进化优势创造出璀璨的人类文明,使我们成为地球的主人。并快速进入资讯时代,手机、电脑、平板……电子产品无时不刻不在围绕着我们。一天24小时可能有12小时以上眼睛都在盯着电子屏幕,有时连续几个小时一动不动。人类一直在进化,可进化速度远远落后与时代变化,这对于我们的颈椎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见古人此时已经意识到坐在办公桌前看书、办公是对身体有害的。
古人就已经意识到久坐办公是非常伤身体的。《素问?宣明五气》:“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现代人的生活与古人比较起来,第一是坐办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第二对电脑依赖越来越高,上班时有8个小时坐在电脑前办公,下班后还要看聊微信、刷抖音、玩游戏到深夜,更可怕的是一直低头或维持某一个姿势不动。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与未能来得及进化的颈椎碰撞在一起会产生哪些后果呢?
低头时,关节以及肌肉承受的压力成倍增加,颈部肌肉过度使用,始终处于紧张痉挛状态;只要肌肉没有放松,血液流入就会受阻。因此运动对于肌肉十分重要,运动时肌肉、关节一紧一松,都是促进血液流动的重要动作。
古人在打猎时,总需要四处张望;采集树上食物时,时不时就要仰着头。肌肉在紧张-松弛之间循环替代。现代人长期低头导致肌肉没有放松,新鲜血液无法进入,代谢废物无法排出,肌肉缺氧开始麻木,变的红肿、酸痛,犹如垃圾场一般。如果此时恰遇着凉、劳累、免疫力下降,一场病那是在所难免了。
垃圾桶周围吸引着老鼠、苍蝇、细菌、蚊子等众多有害生物。身体也会用脂肪将颈背的代谢废物包裹起来,在后背膀胱经大椎穴附近形成一个肉瘤,成为垃圾桶之一。
代谢废物堆积、血液循环受阻、各种代谢废物自然而然以此为基地。就像干净的马路上只要有人扔第一袋垃圾,很快就会有人扔第二袋、第三袋……直至形成垃圾堆。颈部肉瘤也会形成垃圾堆,吸引着细菌、各种有害物前来聚集。
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颈部姿势异常→肌肉紧张→血液循环异常→有害物堆积→疼痛导致颈部进一步歪斜。
中医是研究气血的医学,也就是研究循环为核心知识的医学。
颈椎为头颅提供支撑,更是淋巴结、气管、食管、动脉、静脉和分布密集的神经、经络的必经之路。
颈椎肌肉、关节、骨骼、椎间盘、韧带等组织老化蜕变后,头颈部力学结构被破坏,增加颈部能量消耗;血管受刺激,影响颅脑供血,引起供血不足,诱发脑中风等病症;神经受刺激,引起消化不良、心律不齐、肌肉抽痛等病症……因此有种说法叫做“颈椎是百病之源”。
每个物种的进化自有其自然之理,谓之天道。
长颈鹿硕长的脖子和长腿使其站得高、看得远,对于警戒放哨及早发现鬣狗和狮子等捕食动物大有益处。为了逃脱捕食者而逐渐进化出长腿,长颈鹿的腿长可达2m,使其善于奔跑。 长颈鹿的长脖子和长腿,增大了其体表面积,有利于热量的散发,使其在炎热的热带草原上进一步获得生存优势。
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自然选择不只是针对某个特定性状的选择,而是对多个性状的综合选择。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认为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一切适应性进化都是自然选择对种群中大量随机变异进行筛选的结果。
鸟类上肢进化为翅膀,体毛变长进化为羽毛,进化出非常强壮的翅膀和胸肌,进化出极短的肠道(鸟类的大便绝不留在体内)以及很长的脖子。细长的脖子利于飞行时的平衡。经由伸缩颈部,就可以利用杠杆原理增加飞行时的灵活性、操控性及稳定性。
大多数哺乳类动物进化出粗壮的四肢,利于奔跑;头部在颈椎正前方,进化出粗壮的颈部,颈肩部肌肉非常发达。
人类在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变化最大之处在于头部变大(头颅之重量约占一成年人体重的7.7%)、脑容量变大,功能变的复杂。因此,对于氧气与供血量的需求也大量增加。在这个进化的过程中,颈部并没有因头部变大而跟着变粗,但却要支撑更多的经络及血管、神经,相对于其余动物,人类的颈部负担增大了许多。
小知识:大脑是人体中对氧需求量最大的器官。正常人脑的重量占身体总重量的2%~3%,而脑的耗氧量却占人体总耗氧量的20%~30%以上,占心脏输出血液中含氧量(即心输出量)的1/6。
在轻度缺氧时,为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困倦、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反应变慢、记忆力下降、情绪波动大等。在大脑供氧供血急骤中断时,可出现意识丧失,不可逆的脑损害。伴随持续缺氧的加重,出现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呼吸衰竭,心跳停止,最终导致死亡。
当人类站立行走后,原本在身体前方的头颅变为身体正上方,不再向前伸出,颈椎也变成叠瓦状近乎垂直结构,颈部不再需要非常大的力量来维持头部位置,肌力大幅退化。
头颅在颈椎正上方到底有哪些优势?
头颅因为脑容量的增加越来越重,又要把双手解放出来配合大脑活动,灵活运用工具。并进一步延伸出高深的思考、精密的动作、言语能力;进而可沟通交流、发展出文字,创造出人类文明。头颅在正上方,颈部变细,自然可以更加灵活转动,有利于尽早发现事物、发现周围危险。如果头颅依旧在身体前方,颈部就需要强壮的肌肉来维持头颅位置,双手自然无法解放,以上所说的优势统统消失不见;最重要的一点,身体对能量的消耗将大大增加,进食时间与频率也会延长,根本不利于智能进化。
在逐渐的进化过程中,为配合大脑发育及双手解放,颈部越来越纤细,转动越来越灵活。这种进化优势创造出璀璨的人类文明,使我们成为地球的主人。并快速进入资讯时代,手机、电脑、平板……电子产品无时不刻不在围绕着我们。一天24小时可能有12小时以上眼睛都在盯着电子屏幕,有时连续几个小时一动不动。人类一直在进化,可进化速度远远落后与时代变化,这对于我们的颈椎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见古人此时已经意识到坐在办公桌前看书、办公是对身体有害的。
古人就已经意识到久坐办公是非常伤身体的。《素问?宣明五气》:“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现代人的生活与古人比较起来,第一是坐办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第二对电脑依赖越来越高,上班时有8个小时坐在电脑前办公,下班后还要看聊微信、刷抖音、玩游戏到深夜,更可怕的是一直低头或维持某一个姿势不动。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与未能来得及进化的颈椎碰撞在一起会产生哪些后果呢?
低头时,关节以及肌肉承受的压力成倍增加,颈部肌肉过度使用,始终处于紧张痉挛状态;只要肌肉没有放松,血液流入就会受阻。因此运动对于肌肉十分重要,运动时肌肉、关节一紧一松,都是促进血液流动的重要动作。
古人在打猎时,总需要四处张望;采集树上食物时,时不时就要仰着头。肌肉在紧张-松弛之间循环替代。现代人长期低头导致肌肉没有放松,新鲜血液无法进入,代谢废物无法排出,肌肉缺氧开始麻木,变的红肿、酸痛,犹如垃圾场一般。如果此时恰遇着凉、劳累、免疫力下降,一场病那是在所难免了。
垃圾桶周围吸引着老鼠、苍蝇、细菌、蚊子等众多有害生物。身体也会用脂肪将颈背的代谢废物包裹起来,在后背膀胱经大椎穴附近形成一个肉瘤,成为垃圾桶之一。
代谢废物堆积、血液循环受阻、各种代谢废物自然而然以此为基地。就像干净的马路上只要有人扔第一袋垃圾,很快就会有人扔第二袋、第三袋……直至形成垃圾堆。颈部肉瘤也会形成垃圾堆,吸引着细菌、各种有害物前来聚集。
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颈部姿势异常→肌肉紧张→血液循环异常→有害物堆积→疼痛导致颈部进一步歪斜。
中医是研究气血的医学,也就是研究循环为核心知识的医学。
颈椎为头颅提供支撑,更是淋巴结、气管、食管、动脉、静脉和分布密集的神经、经络的必经之路。
颈椎肌肉、关节、骨骼、椎间盘、韧带等组织老化蜕变后,头颈部力学结构被破坏,增加颈部能量消耗;血管受刺激,影响颅脑供血,引起供血不足,诱发脑中风等病症;神经受刺激,引起消化不良、心律不齐、肌肉抽痛等病症……因此有种说法叫做“颈椎是百病之源”。
- 上一条:骨折后不要慌!骨折的固定方法来了
- 下一条:肩关节的解剖与活动
- 肩膀酸痛、被“冻结”? 2025-03-24
- 腱鞘炎 2025-02-25
- 骨关节炎,我们一起消灭它 2025-01-29
- 年轻人别忽视关节疾病 2024-12-25
- 得了骨松别害怕,我们一起消灭它 20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