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安倍时,需要麻醉吗?
在日本安倍前首相遇刺时,有条很吸引人眼球媒体报道,安倍是在没有麻醉下行的开胸手术,听得吃瓜群众都起鸡皮疙瘩,这就是生剖活剥呀,好残酷,好悲惨呀。再看下抢救流程,其实安倍在枪击4分钟之后,心跳就已停止了,加之院外急救时,错误的胸外按压,没有第一时间送到医院,快速气管插管,建立大静脉输液通路,快速补液,心包穿刺引流,给予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如果停跳十几分钟之内这样有效抢救了,还有点希望。但实际上直升机转运到仙台医院时,已过去一个小时了,此时安倍实际上已经死亡了,再抢救已无意义,给一个死人做手术,给不给麻药也就没什么讨论的意义了。
如果及时抢救像安倍命悬一线的手术病人,麻醉医生还需要给麻药吗?人都昏迷了,没意识了,感受不到了,就可以不给了吧?麻药本身就可能抑制呼吸,降低血压的,心跳都停了,再给麻药,不是雪上加霜?
要论抢救枪击伤,小编最服的还是美利坚的医生,近几十年美国总统遇刺过好几次,都救过来了。那天天都能遇见几个枪击伤的,经验就忒老道了。再看看美军的军医,遇见受伤的士兵,检查伤口,给上止血药,加压包扎,固定肢体,扎上液体输上液体,然后掏出一支吗啡迅速给伤者打上,转运后方,手术抢救。为什么要给吗啡?只是止下疼痛?其实就是这给了个简单的麻醉。吗啡有镇静,镇痛,强心等作用。吗啡类的阿片药物仍是现代麻醉的最主要药物。尤其是心脏大手术.会给予大量的阿片类药物,吗给予阿片类药物后,伤者不再惊慌失措,会慢慢安静下来,而机体在镇静状态下,重要脏器的耗氧量就会降至清醒紧张时的十分之一以下,从而提高了心脑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另外麻药里还会刺激体内的内啡肽系统,提高对伤害刺激的耐受,增强心脏的收缩的持久力。同时还会抑制敏感的腹膜咽喉胆囊等部位迷走有害的神经反射,减少牵拉神经导致的恶性反射的导致的心跳骤停。才能安全顺利的支撑患者安全完成手术。
麻醉不是简单的术中一步骤,而是手术安全的保险绳,防火墙,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基石,想要保障手术安全,就要在工作流程和观念上优先重点建设,可谓围术安全高效,麻醉先行先强。
- 上一条:麻醉医生在手术室常用的血管通路
- 下一条:麻醉医生,距离“死神”最近的人
- 老年人术后谵妄:不可忽视的“术后迷雾” 2025-05-01
- 手术麻醉中的“隐形安全卫士”: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 2025-04-01
- 手术室里的“隐形守护者”:体温监测 2025-03-02
- 手术室里的“大脑侦探”:BIS监测 2025-02-27
- 为什么麻醉手术后回病房不让枕枕头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