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疾病防范意识和健康体检意识越来越高。“肺结节”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大家的视野中,尤其是“磨玻璃结节”更是让大家“谈结节色变”,导致的恐慌和焦虑也越来越多。一些人会惊慌失措,顿感心里蒙上一层阴影,茶不思饭不想,夜不能寐,求助于多家医院,短时间内反复查胸部CT;还有一些人不以为然,对体检报告中的定期复查或专科医院就诊的建议置若罔闻,导致小结节变大,甚至长成“肺包块”,失去早期手术根治的时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肺结节呢?
-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或胸腔积液。
-
肺结节的分类?
-
根据数量分为孤立性或多发性,其中2个以上的病
灶即为多发性。
2、根据病灶大小分:直径<5mm的为微小结节,直径为5-10mm的为小结节,10-30mm的肺结节需要尽早确诊。
3、根据密度分:实性肺结节、亚实性肺结节,亚实性肺结节包含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
三、肺结节一定是肺癌吗?
肺结节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确切的说,肺结节不是正常的肺组织,但也不一定是肺肿瘤。需要告诉大家的是肺结节≠肺癌。大概有95%左右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肺部良性结节比较常见,比如炎性假瘤、结核球、真菌球、肺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错构瘤、肺内淋巴结增生或钙化、纤维瘢痕、癌前病变等。只有5%左右的肺结节才是肺癌,或者未来会发展成肺癌。
四、为什么查出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呢?
肺结节检出率越来越高的原因在于医疗检测手段的分辨率提高了,比如常规肺部体检的检查也更多的选择薄层螺旋CT,目前更多的是低剂量肺部螺旋CT,代替原来的胸部X线片,可以发现1mm甚至更小的结节,所以检出率提高了。其次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等造成身心压力的增大,我国吸烟及被动吸烟人群比例的增高、肺癌发病年轻化以及大气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重,导致肺结节发生率有所上升。
五、肺小结节一般会有什么症状呢?
肺部小结节的直径<10mm,一般不会引起患者的症状。有些患者发现肺部小结节后,出现咳嗽、咳痰,甚至有胸闷、气短等症状,认为是肺部小结节引起的,由此担心病情进展。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只有病变累及到支气管,才会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而肺部小结节的体积小,一般不会影响到支气管,因此不会有什么不适。
六、哪些人需要进行肺癌筛查呢?
根据我国“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以及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发布的“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专家共识”,我国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
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戒烟时间<15年;
-
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
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
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七、发现了肺结节该怎么办?
发现了肺结节,无需惊慌失措,一定要找专科的医生去鉴别,给出合理的建议,切忌自行上网查询,结果导致过度的恐慌和焦虑。针对高危肺结节医院也是需要多学科会诊来判断它的性质以及确定诊疗方案的。所以建议到正规医院咨询呼吸科、胸外科、影像科和肿瘤科的医生。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已发展到精准治疗及个体化治疗阶段,对于肺结节的治疗也越来越精准、微创,有机器人手术、外科胸腔镜微创手术、肺楔形切除、肺段甚至亚肺段切除等,还有内科内镜下介入手术消融治疗肺结节等手段,病人痛苦明显减少,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我院成立肺结节诊治中心,涵盖呼吸科、胸外科、影像科、肿瘤科和病理科的医生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共同针对肺结节从大小、密度、形状、边界、位置、随访的变化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评估,进行正确、合理的指导和治疗。给每一名肺结节患者更多的咨询和医治机缘,让老百姓正确认知肺结节,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和焦虑,并制定适合的个体化诊疗方案,避免过度诊疗或延误诊治,更好的服务百姓。
- 上一条:新冠未走,流感又来袭,不慌!听听医生怎么说
- 下一条:指南来教你戒烟
- 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022-10-01
- COPD患者的居家肺康复手段 2022-08-31
- 指南来教你戒烟 2022-07-23
- 肺结节知多少 2022-05-31
- 新冠未走,流感又来袭,不慌!听听医生怎么说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