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深静脉置管的一般护理常规
1、目的:
1)保护患者的外周静脉,防止输注刺激性药物和高渗性或粘稠性药物对静脉造成的不可修复的损伤。
2)减少反复外周静脉直接穿刺输液的痛苦。
3)安全方便,维护简单,减少护理工作量。
4)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护理措施:
【置管前护理】
1)心理护理:
置管前向清醒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置管目的,优点、作用及注意事项,并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让患者了解该操作术中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取得患者的合作与理解,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有充分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并签字同意,尽量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2)环境准备:
患者周围环境要宽敞整洁,便于操作,减少人员走动,调节适宜的室温防止患者术中受凉。
【置管术中护理】
1)在置管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及早采取适宜的处理方法,缺氧患者加大氧气流量,保证外周静脉通道畅通,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保证安全。
2)穿刺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减少人员走动。与术者密切配合,正确选择穿刺点,维持好体位,尽可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置管术后一般护理】
深静脉置管是一种创伤性操作,穿刺时的器械,术后的导管系统均与大气相通,血液与输入液体为外界细菌污染造成条件。因此,操作术中与术后护理的无菌要求十分严格。
1)置管24h内要注意观察局部有无肿胀、皮下气肿等异常情况,置管处术后第一天换药一次后3~7天换药一次。应每班认真交接班,观察敷贴有无松脱或者卷边并及时处理。
2)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禁止抓痒,作好心理护理告知患者穿着宽松衣物更衣时勿牵拉拖拽导管。
3)每周更换敷贴1-2次,换贴膜时用碘伏棉球消毒局部皮肤,沿穿刺点上下螺旋型消毒三遍,即顺时针一遍——逆时针一遍——顺时针一遍,范围大于贴膜的范围。宜选用专用贴膜(3M或抗过敏的贴膜10CM*12CM),无张力的贴贴膜。
4)应注意沿导管的方向向上揭去敷贴,以免将导管拨出,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有无渗血、渗液、发红、分泌物等有无导管滑脱、移位,同时注意晾干已消毒的皮肤,方可敷上贴膜,以免影响胶贴粘度,导管末段用思乐扣固定,以免滑脱。
5)出汗、洗澡等因素影响胶贴粘性,穿衣和睡眠不慎易使导管打折或拉出,因此,对胶贴变潮不粘者,随时给予更换,并再消毒皮肤。
深静脉导管的特殊处理
1、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置管
常用置管方式有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股静脉穿刺置管,三种置管方式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宜硬性要求,置入单腔导管首选锁骨下静脉,容易固定,患者舒适方便,其次为颈内静脉。置入双腔导管,因导管粗、留置时间长,易压迫损伤血管,首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
1)置管后第一天常规用无菌小方纱加压后,再用3M无菌敷料贴膜粘贴,另在距穿刺处8CM管道处用胶布交叉固定于病人皮肤上。
2)定期消毒穿刺部位,预防感染。透明敷料较棉质敷料易增加感染机会。
3)3M敷料贴膜定时更换,换药时沿导管方向由下向上揭去透明敷料。
4)置管处用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由里向外消毒皮肤3遍,消毒范围要宽于敷料,直径大于7cm,再贴3M敷料贴膜。置管第二天更换3M敷料贴膜,以后为qod更换,做好更换记录(贴膜上注明导管内置的长度及外露的长度、置管的日期、换药的日期)。
5)每24小时更换输液器,三通接头及肝素帽常规消毒后每周更换1次,肝素帽或三通管有血迹或高分子颗粒残留时应及时更换。
6)每次输液前用生理盐水10ml冲洗导管,并回抽见回血后方可接输液管输液回抽时如可见小血栓不能推入。个别患者输液不太畅通,回抽回血不顺者可用肝素稀释液(25U/ml)20ml作冲管,封闭。有堵管倾向者可用尿激酶溶栓(5000U/ML)。
7)部分脑出血患者因频繁呕吐、咳嗽、呃逆致胸腔压力增高,血液返流到导管内,停留时间过长,会引起凝血堵塞导管,应及时用肝素盐水20ml冲管,切不可用力冲洗,缓慢边推进边回抽,直至通畅为止。
8)平时输液时,特别是输液粘度较大的药物、血制品或营养物质时应彻底冲管,并不应安排在最后输入,要避免液体走空,注意连接紧密牢固,防止接头松脱漏血或引起空气栓塞,
9)保持导管通畅输液完毕再用生理盐水20ml做脉冲式推注,注意用正压封管。常规消毒肝素帽,固定部位让病人感到舒适,避开关节及凹陷处。
10)出院后,若五天内导管未使用应来院重新封管一次,先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管腔,再用0.9% NS 250 肝素钠0.2ml(一支肝素钠1.25万单位),抽肝素盐水5ml正压封管。
2、导管堵塞的处理
(早期:肝素冲管;导管内血栓:尿激酶溶栓)
(1)导管未完全堵塞的处理方法:
1)导管堵塞时应先检查导管夹是否夹闭,导管是否反折。
2)导管堵塞一般是血凝块形成所致,血凝块堵塞可先用10ml注射器轻轻地回抽,严禁向前推送,尽可能地将血凝块从管中抽出,忌用暴力、导丝或者冲管清除血凝块,以免导致导管损伤、破裂或栓塞。
3)输液不畅时(尚未完全堵塞),应立即注入5~10ml肝素钠稀释液进行溶栓。
4)对于沉淀性堵塞,可以输入pH值与之相对的溶液来溶解沉淀物,酸性溶液能够溶解碱性沉积,反之亦然。
(2)导管完全堵塞的处理方法:
对堵塞导管进行溶栓时,在连接溶栓所需物品前,关闭延长管,以免空气进入,连接好管道后,打开延长管夹,旋转三通,使10ml空注射器与导管管腔相通,回抽10ml注射器针栓至8-9ml刻度以使导管管腔内形成负压,转动三通。
使3ml注射器与导管管腔相通,在负压作用下,溶栓剂进入导管管腔,转动三通,关闭导管管腔,让溶栓剂在管腔内停留一段时间,5min后用空注射器回抽,若仍不见回血,可将导管关闭30-60min,让血栓尽量浸泡在溶栓液中,再行抽吸,使导管畅通。
用10ml注射器吸约3m|血液,以确定导管通畅,弃去回抽的血液,用充满生理盐水的20ml注射器以“脉冲'方式冲管。在推注冲洗液的同时,夹闭延长管,同时取下注射器,确保正压封管。
(3)患者出院后如果发现导管内有回血
应及时回院封管,回血会增加导管堵塞的几率。正压接头只在封管时注射器拔出的一瞬间产生正压,并非持续的24h正压,从而确保导管内全是封管液。如果患者活动剧烈或者正压接头松动时,可能会导致血液反流至导管内,造成导管堵塞,因此,患者在应用正压接头时,不可剧烈活动,并保持正压接头旋紧,避免漏气或脱落。
文章来源:ICU护理之家
- 上一条:气管切开术的护理常规,详细&收藏!
- 下一条:口咽通气道的放置法,一起学习!
- 鼻饲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2025-04-30
- 呼吸机冷凝水有多重要!!! 2025-03-31
- 监护室需要人文关怀吗? 2025-02-26
- ICU患者睡眠管理 2025-01-21
- 谵妄,你了解吗?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