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人体主要分为9种体质,不同体质的饮食、锻炼、治疗方法都不尽相同。那么,如何辨别自己的体质呢?不同体质分别采用什么方法指导养生呢?今天,小编就来跟您讲讲常见的9种体质类型。
1、平和体质
主要表现:吃饭、睡眠均可,性格平和开朗,对社会适应能力强,不易患病,恭喜您,这就是典型的平和体质。饮食上需均衡搭配,不要吃得过饥或过饱,不吃生冷或烫饭,少吃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适度运动,年轻人可选择强度大的球类运动,老年人采取太极拳或八段锦等。
2、气虚体质
主要表现:说话没力气,经常出虚汗,动则气短或气喘,经常疲乏无力,体格偏瘦,情绪性格偏内向等。平常易感冒、鼻塞流涕,严重者有脏器下垂等。气虚体质的人调养上要注意多采取益气健脾的方法,白扁豆、鸡肉、山药、大枣、生姜等,运动上多采取柔缓的动作如散步、太极、平时按揉足三里、气海、关元等穴位,也可采取艾灸等提升脾胃之阳气。
3、湿热体质
主要表现:面部和鼻部易出油,容易长痘、疮疖,口苦口臭,大便粘滞不爽,小便偏黄,脾气容易急躁、易怒等。饮食上,湿热体质的人群需注意饮食上清淡,多吃甘淡的食物:绿叶蔬菜、芹菜、黄瓜、冬瓜,夏季适量吃些西瓜等,在烟酒方面也需要戒除。尤其在盛夏暑湿偏盛的时节更需注意饮食,避免熬夜、及时缓解压力,可采取适量易出汗的运动如爬山、游泳、武术等。用药需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以清热利湿为主。
4、阴虚体质
主要表现:手足心容易发热,夜间盗汗较多,体格偏瘦,潮热,皮肤发红,大便偏干,易失眠。阴虚体质的人在食物上需避免羊肉、韭菜等温性、燥热之品,多吃甘润的食物如鸭肉、冬瓜。
5、血瘀体质
如果发现面色黯淡,嘴唇颜色发紫偏暗,舌下经脉迂曲,牙龈容易出血,性情烦躁,那很有可能就是血瘀体质的人啦,此类人群建议服用清热散结、活血行气的药物食物,可用玫瑰花泡水疏肝解郁、活血祛瘀,平时养成锻炼或舞蹈爱好,早起散步等可以帮助改善。
6、阳虚体质
该类人群容易感到手脚冰凉,平时比一般人更不耐寒冷,关节发凉、肿痛等,大便易稀溏。调理时可多吃一些牛羊肉、韭菜、生姜等温性补阳之品,注意保暖,避风寒,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升阳温肾等药物。
7、痰湿体质
体型肥胖、容易出汗,尤其腹型肥胖者居多,感觉周身酸困沉重,口中有黏腻感,也有慢性咽炎等表现。舌苔厚腻。该类人群饮食尤其要清淡,并且加强长期锻炼,养成锻炼的习惯,忌烟酒。
8、气郁体质
体型偏瘦,多愁善感、常有乳房胀痛不适,胁肋胀闷,容易胸闷、失眠等。在调理上多采用疏肝解郁、行气消食的方法,多吃山楂、玫瑰花,平时多晒晒太阳,增加户外运动,多与人交流沟通,寻找排解压力的方法等。
9、特禀体质
这类人群中常以容易过敏者居多,即使没有感冒也容易鼻塞、打喷嚏。容易哮喘,对特殊食物、花粉、药物、季节交替时过敏等。在平时生活中尽量避免过敏的因素,常清洁饮食起居环境,避免辛辣刺激等行气发散的食物,多采用益气固表的方法。
除平和体质外,大部分人其实是兼有两种或以上类型的偏颇,比较复杂,因此体质辨识也是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帮助,辨证施治,预防疾病,可从体质辨识入手,通过专业医生面诊、脉诊、问诊,结合体检常见指标,判断您目前的体质类型,并给予一定的养生指导,结合《黄帝内经》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养生理论,可以及早规避一些健康隐患。
- 上一条:秋季鼻炎犯了怎么办?
- 下一条:今日秋分
- 近视的预防保健方法 2023-08-23
- 近视真的不可逆吗 2023-08-23
- 肥胖的危害与中医治疗方法 2023-06-02
- 中医治疗儿童抽动症 2023-06-02
- 人体7大排污穴 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