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胀气了,怎么办?
关于肠胀气
宝宝的吃喝拉撒睡一直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情,这其中“吃”和“睡”最是让爸妈们焦头烂额。有的宝宝吃完睡、睡完吃,活脱脱的一个天使宝宝!而有的宝宝却无故哭闹,频繁夜醒,尤其在出生大约2~4周以后,开始出现难以安慰的哭闹、伸腿或蹬腿,腹部鼓胀,放屁多,这就愁坏了新手爸妈。
其实,宝宝可能是肠胀气,肠胀气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父母不必惊慌,一般到3个月逐渐减少和停止。
宝宝不会表达,家长如何发现宝宝肠胀气?
1.肚子鼓鼓的,摸着不是软软的,而是有一些张力,类似触摸气球;
2.放屁多,有时候还挺响,放屁有时候会蹦屎;
3.宝宝和自己较劲、用力、打挺的表现,小胳膊、小腿乱蹬,有时小脸憋得通红;
4.吃奶频繁、母乳更显明显,迷迷糊糊的时候也一直想吃;
5.吐奶、溢奶;
6.睡觉少,睡觉不安稳,莫名的大哭。


引起肠胀气的原因是什么?

喂奶太急
如果宝宝饿了很久才喂奶,或者是个急性子,在喂奶的时候特别着急,速度太快,容易吸入一些空气。
喂奶姿势不对
宝宝在喂奶的时候姿势不对,没有含住整个乳晕。在奶粉喂养的时候,奶瓶倾斜的角度不对,也会吸入空气。
没有及时拍嗝
宝宝在喂奶后没有拍嗝,吸入的空气没有及时排出,会滞留在胃肠道,从而引起肠胀气。
肚子受凉
如果宝宝腹部受凉,气体不容易排出,也容易引起肠胀气。
母乳妈妈的原因
母乳妈妈吃了寒凉生冷的食物,或者吃了一些胀气食物,会影响母乳的质量,宝宝在吃母乳后容易肠胀气。
如何缓解宝宝肠胀气?
01
拍嗝
每次喂完奶把宝宝竖着抱起,将头靠在大人的肩膀上,用手从下到上轻轻拍宝宝的背部(如图左),如果拍不出嗝,也可以尝试横坐式拍嗝(如图右)。
02
正确喂养姿势
吃母乳时要让宝宝含住大部分乳头和乳晕,奶瓶喂养时,要让宝宝裹严奶嘴,并且要为宝宝选择与月龄相宜的奶嘴孔,喂奶时听到“咕咕”的冒泡声或奶从嘴角流出,说明宝宝未能把奶嘴裹严,需调整姿势再进行喂养,当宝宝哭闹厉害时,不要着急给宝宝喂奶,先安抚好宝宝的情绪,避免吞入大量空气。
03
避免进食产气食物
母乳喂养时,妈妈一定要避免进食容易胀气的食物,比如豆类制品、地瓜、花生、山芋等,奶粉喂养宝宝容易胀气时,我们可以给宝宝更换奶粉,选择低致敏性或不含乳糖及豆质的配方奶粉。
04
排气操
可以给宝宝做排气操,帮助宝宝增加肠蠕动,促进排气。
温馨提示
如果宝贝哭闹不止,难以安抚,精神状态欠佳,请及早就医!
衷心祝愿每一位宝宝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上一条:儿童早期发展——关注生命最初1000天
- 下一条:没有了
- 儿童肠胀气怎么办? 2021-06-30
- 儿童早期发展——关注生命最初1000天 2021-06-02
- 小女孩的秘密 2021-04-23
- 什么是顺应喂养? 2020-07-31
- 孩子这五个表现 是生长发育迟缓了 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