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献血者日(World Blood Donor Day)—每年的6月14日。
为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2004年6月14日定为第一个世界献血者日。
2021年6月14日是第18个世界献血日
今年世界献血者日的口号是“献血,让世界继续跳动”。
献血无损健康,只需爱心和勇气
科学献血无损健康
1、有的人担心献血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其实大可不必。一个成年人的全身总血量相当于体重的8%左右,平时只有80%的血液在循环,还有20%(约有800毫升)的血液储存在肝脏、脾脏、皮肤等"小血库"中备用。
献血后,"小血库"的血液会很快释放到血液循环中来。人体的血液至少每120天就能够更新一次,因此,造血和循环系统有足够的代偿功能。
2、献血不会传染上疾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第十条规定:血站采集血液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制度,采血必须有具有采血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后必须销毁,确保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所以在正规采供血机构参加无偿献血是不会有感染疾病的风险。
科学献血利身体
1.降低血液粘稠度
科学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血液流速加快,脑血流量提高,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
2.增强造血机能
多次献血后,人体对血液减少的反应更加灵敏,补充血液的速度更快,从而能一直保持造血机能处于的旺盛的状态。
3.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血液中过剩的铁和铜,是诱发心脏病的重要因素,而适量的科学献血,能减少血液中多余的铁和铜,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促进新陈代谢、延年益寿,
献血会刺激造血器官加速生产血细胞,新产生的年轻血细胞,不但可以输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成分到达全身,而且具有很强的吞噬病毒能力和抗病能力,起到延年益寿作用。
5.愉悦身心。
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
献血需要做什么功课呢?
1、献血的基本条件
⑴年龄:适合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⑵体重:男性不低于50公斤,女性不低于45公斤。⑶血压: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脉压差大于30mmHg。⑷有传染性疾病,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不能献血,一周内有感冒或者急性胃肠炎等疾病,以及有用药的、女性例假前后三天等情况可以暂缓献血
2、献血前注意事项
可以多阅读了解一些关于献血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不紧张。
在献血前一天晚上及献血当天早上不要空腹,可以正常饮食,吃早餐,但是尽量避免油条,肉等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但也要注意不宜过饱。
献血前不能喝酒,不能做激烈的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请携带自己的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军人证、驾驶证、护照等)。
3、献血后注意事项
采血结束后,献血者应在采血位置上或就近做稍事休息,不得急起,以防一过性脑缺血的发生。同时按压住针眼部的消毒棉球,以免针眼处渗血或皮下瘀血。
献血后的当日,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不要以脏水或肥皂水进入或刺激针眼,以防感染。个别献血者由于没有正确的按压等原因,穿刺处可能出现青紫现象,24小时内可局部冷敷,必要时在24小时后用热敷促进消退。
在献血后的1-2日内,适当增加饮水量,注意增加一点高蛋白质和易消化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适当注意休息,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个别出现倦怠感觉者,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会很快消失的。
献血这件事,请不要“摒牢”
因为如果都摒牢不献血,那么病人就摒不牢了
也不要想太多,反正捐出去的血一定是救人命的
- 上一条:关于输血这些“坑” 您入过吗?
- 下一条:临床输血之5大疑惑
- 不要让血液成为“奢侈品” 2025-04-27
- 浅谈PRP 2025-04-27
- 献个血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检测? 2025-03-24
- 献的是全血,输的却是悬浮红细胞? 2025-03-24
- 越亲近的人输血越安全吗?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