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输血的认识误区
1、亲属间输血最安全。很多人认为病人用亲属的血液最安全,事实上并非如此。亲属间(如父母与子女间)输血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危险性比非亲属间输血要大得多。其发病原因是,输血者体内的淋巴细胞有免疫活性,在受血者体内增殖,反客为主,攻击受血者的免疫系统。
这类输血不良反应多发生在输血1周后,输入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攻击受血者的器官组织,导致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恶心、腹泻以及皮肤黏膜出现大面积皮疹等,死亡率高达90%。
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尤其是一级亲属间,即父母与子女间输血,发病率要比无血缘关系的高10~20倍。因此,病人的输血治疗应避免使用亲属供者的血液。
2、输血越新鲜越好。事实是,输血治疗尽量不输新鲜血,新鲜血中各种成分抗原性强,易引起输血反应。新鲜血中有大量存活淋巴细胞,会增加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危险。梅毒螺旋体在体外4摄氏度可生存3天,所以3天内的血液尚有被传染梅毒的可能,超过3天的血反而安全。
目前,自体输血正逐步在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自体输血就是把自己的血液贮存或收集起来,留在手术或需要时再输入体内。只要不是急诊手术,很多病人都可在手术前的两三周为自己储备一份血液,在手术中或手术后,如果需要输血再回输给自己。
- 上一条:常用的血液制剂有哪些呢?
- 下一条:世界献血日——献血会不会伤身体,你有知道吗?
- 不要让血液成为“奢侈品” 2025-04-27
- 浅谈PRP 2025-04-27
- 献个血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检测? 2025-03-24
- 献的是全血,输的却是悬浮红细胞? 2025-03-24
- 越亲近的人输血越安全吗?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