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倾向于一侧,同时下颌向对侧旋转的畸形统称为斜颈,可分为先天性斜颈和后天性斜颈。前者包括肌性斜颈和骨性斜颈,后者包括神经性斜颈、炎症性斜颈、外伤性斜颈、特发性斜颈。临床以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较为常见。
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 CMT) 是因胸锁乳突肌出现挛缩而导致的畸形,导致患儿头向患侧倾斜, 下颌转向健侧,若未及时治疗, 易使面部形成不对称畸形。
超声表现:
1、肿块型 :胸锁乳突肌局部出现边界较为清晰的团块状回声, 大部分呈现出梭形, 有的为不规则状,无包膜,沿着肌肉呈现长轴状分布,肌纹理走形紊乱、消失,回声不均质。
2、弥漫型 :患侧胸锁乳突肌与对侧相比较出现弥漫性增厚现象, 肌肉纹理显著加粗, 与肌束走向清晰的正常的胸锁乳突肌相连。CDFI:肿块内部可见点状或者短线状的彩色血流信号。
注意与肿块型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相鉴别。前者肿物与正常胸锁乳突肌相延续,其内见条状肌纤维;后者肿物与正常神经相延续,其内为均匀的低回声。
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 CMT) 是因胸锁乳突肌出现挛缩而导致的畸形,导致患儿头向患侧倾斜, 下颌转向健侧,若未及时治疗, 易使面部形成不对称畸形。
超声表现:
1、肿块型 :胸锁乳突肌局部出现边界较为清晰的团块状回声, 大部分呈现出梭形, 有的为不规则状,无包膜,沿着肌肉呈现长轴状分布,肌纹理走形紊乱、消失,回声不均质。
2、弥漫型 :患侧胸锁乳突肌与对侧相比较出现弥漫性增厚现象, 肌肉纹理显著加粗, 与肌束走向清晰的正常的胸锁乳突肌相连。CDFI:肿块内部可见点状或者短线状的彩色血流信号。
注意与肿块型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相鉴别。前者肿物与正常胸锁乳突肌相延续,其内见条状肌纤维;后者肿物与正常神经相延续,其内为均匀的低回声。
- 关爱乳腺健康,从超声检查开始! 2025-03-11
- 盆腔淤血综合征 2025-03-02
- 藏毛窦和藏毛囊肿 2024-10-08
- 卵巢畸胎瘤的超声表现 2024-10-08
- 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