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就快过去,春天还会远吗?我把棉裤一脱,春姑娘就来啦!
就在“红杏梢头,二月春犹浅”的时候,我已经开始为自己和同患有变应性鼻炎的小伙伴们担心了。
变应性鼻炎的概念
我们通常所说的“过敏性鼻炎”,实际上专业术语叫做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保守估计全球患者已经超过5亿人,并且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这和全球环境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有脱不开的关系。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原因简单来说就是由于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面对环境中的变应原(也就是“过敏原”)反应太“激烈”,因而诱发了免疫和炎症反应。
变应性鼻炎的症状
打喷嚏、流鼻涕、鼻痒、鼻塞这些症状如果超过了4周还没有好,那么恭喜你,你可能已经中了变应性鼻炎的“奖”了。除了这些,有接近一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还会出现眼睛痒、流泪、眼睛发红等眼部症状,这种多见于花粉过敏患者。另外,有大约40%的患者还会合并支气管哮喘,在有鼻部症状的同时伴有喘息、咳嗽、气急和胸闷等肺部症状。
明确变应原
要诊断变应性鼻炎,首先就是要明确引起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也就是过敏原。如果鼻炎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随着致敏花粉飘散季节的到来,鼻、眼症状就会发作或加重,则过敏原多为花粉、真菌或其他与季节相关的物质;如果鼻炎症状常年发作,那么致病因素一般是尘螨、蟑螂、动物皮屑等室内变应原为主。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变应原检测方法是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IgE检查,前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达80%,但检测结果容易受到抗过敏药物的影响而出现假阴性;后者的敏感性虽不如前者,但检测条件受限较少。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概括地形容为“防治结合,四位一体”。环境控制主要是避免或减少接触变应原,比如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应该在花粉浓度较大的季节减少户外活动,或者是外出活动时使用特制的口罩、眼镜。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是治疗变应性鼻炎最主要的方法,其中免疫治疗属于对因治疗,即给予患者一些治疗性疫苗,并逐渐增加剂量,使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耐受,以便在再次接触相应变应原时症状明显减轻,甚至不产生临床症状,在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我们今天的重点内容是药物治疗,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线药物。
一、鼻用糖皮质激素:
这一类药品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所有鼻部症状包括喷嚏、流涕、鼻痒和鼻塞均有显著改善作用,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而且安全性良好,有临床观察显示,使用鼻用激素治疗1年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总体上没有显著影响。临床可用于轻度和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按说明书推荐剂量每天喷鼻1-2次,疗程不少于2周;而对于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它也是首选药物,疗程需要用到4周以上,持续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间断治疗。临床常用的药品有:
①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用于成人及6岁和6岁以上儿童。推荐起始剂量为256μg(4喷),可早上一次喷入或早晚分两次喷入,即早晨每个鼻孔喷入128μg(2喷),或早晚两次,每次每个鼻孔喷入64μg(1喷)。一日用量超过256μg治疗效果一般不会增加。症状缓解后,可以将剂量减至每日每鼻孔64μg(1喷)。
②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成人一次每鼻孔100μg(2喷),一日2次;也可一次每鼻孔50μg(1喷),一日3-4次。一日总量不可超过400μg(8喷)。
③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用于预防和治疗的常用量为每鼻孔100μg(2喷),成人一日1次(一日总量200μg),症状被控制后,剂量可减至每鼻孔50μg(1喷)。如果症状未被有效控制,可增加剂量至每鼻孔200μg(4喷)。一日总量不可超过400μg(8喷)。3-11岁儿童的常用推荐剂量为每鼻孔50μg(1喷),一日1次(一日总量100μg)。
二、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抗过敏药”,根据剂型,可以把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抗组胺药分为以下两类:
1、口服抗组胺药:
这类药物起效快速,作用持续时间长,能明显缓解鼻部症状特别是鼻痒、喷嚏和流涕,对合并眼部症状也有效,但对改善鼻塞的效果有限。每天只需要用药1次,疗程不少于2周。对花粉过敏的患者,推荐在致敏花粉播散前进行预防性治疗,有利于症状控制。儿童用药需注意药品说明书的年龄限制和推荐剂量,5岁以下建议使用糖浆或颗粒剂型。我院常用的药品有:
①氯雷他定糖浆:用于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时,一次10mg,一日1次;用于2岁-12岁儿童时,体重>30kg的儿童与成人剂量相同;体重≤30kg的儿童,一次5mg,一日1次。
②左西替利嗪胶囊:成人或6岁以上儿童,每日口服5mg。
③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本药每日只口服一次。用于1~5岁儿童,每次1.25mg;6-11岁儿童,每次2.5mg;成人及12岁和12岁以上青少年,每次5mg。
④依匹斯汀胶囊:成人口服本品一次10-20mg,一日1次。
⑤西替利嗪滴剂:用于1-2岁儿童时,建议早晚各服2.5mg(7滴);2-6岁儿童,每天1次,每次5mg(14滴);成年人及6岁以上儿童,每日1次,每次10mg(28滴)。
2、鼻用抗组胺药:
鼻用抗组胺药的疗效相当于或优于口服抗组胺药,特别是对鼻塞症状的缓解,而且比口服抗组胺药起效更快,通常用药后15-30分钟起效。一般每天用药2次,疗程不少于2周。它的安全性也较好,苦味是其最主要的不良感受。我院的鼻用抗组胺药有:
①氮卓斯汀鼻喷剂:成人及6岁和6岁以上儿童,早晚各1次,每次每鼻孔0.56mg(1喷)在症状消失前应坚持使用,但不超过6个月。5岁及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②左卡巴斯汀鼻喷雾剂:常规剂量每鼻孔每次100μg(2喷),每日2次;也可增加至每日3-4次,连续用药直至症状消除。成人和儿童均可使用。
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本类药对鼻塞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口服抗组胺药,而且能有效缓解喷嚏和流涕症状,可用于变应性鼻炎伴或不伴哮喘的治疗,每天用药1次,晚上睡前口服,疗程4周以上。儿童患者应注意不同年龄段的用量和用法。最常用的药品有: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本药每日口服1次。2-5岁儿童,每次4mg(咀嚼片),6-14岁儿童,每次5mg(咀嚼片);成人每次10mg(普通片)。
四、缓解眼部症状的药物
对于伴有眼部症状的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除了上述针对鼻部或呼吸道症状的药物之外,还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滴眼液用于缓解眼部症状。常用药物有:
①奥洛他定滴眼液:每眼每次1-2滴,每日2次,每次间隔6-8小时以上。
②吡嘧司特钾滴眼液:一次1滴,一天2次(早、晚)滴眼。
变应性鼻炎虽然目前尚不能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化的综合防治,患者的各种症状可得到良好控制,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对该疾病认识越深,越有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自信心,得到相对满意的治疗效果。
- 上一条:如何避免喝酒伤身,药师给您支几招
- 下一条:服用维生素是多多益善吗?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你了解吗? 2025-04-24
- 儿童使用益生菌需谨慎,不要盲目跟风,说补就补! 2025-04-24
- 药疹,不容忽视的用药“警报” 2025-04-02
- 餐后低血压:被忽视的隐形健康杀手 2025-04-02
- 节后“富贵病”---警惕痛风急性发作 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