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健康观念和意识不断加强,我国非处方药品(OTC)管理制度的实施,消费者不需医生处方可自行判断、购买、使用非处方药品,很多家庭都备有小药箱。但是药品和人一样,也有一定的寿命——有效期,药品有效期是指药品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合格质量的期限,即药品有效期是保证患者药物使用安全的保证。超过有效期的药物不仅失效,有些药还会产生或增加毒性和副反应。药监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至少八成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过期药品的习惯,很多药品“备而不用”,有需要用的时候,拿出来一看才发现已经过了有效期,这些过期药品要么仍被服用,要么被随意丢弃,而这一问题在农村则更为严重。
过期药品的危害有哪些?过期药品的正确处理方式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高新医院药师小课堂来为大家解答这些疑惑!
过期药品的危害
1.引发用药安全问题 药品过期后,不仅可能失去原有的治疗作用,而且还可能因为内在质量等发生改变,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果人们使用了过期药品,轻则可能贻误治疗,重则甚至威胁生命安全。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低价回收过期药品,改换包装后通过非法渠道销售到偏远地区的医院、药店及一些无证诊所,继而再次流入消费者手中,严重危害大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过期药品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一方面,直接丢弃过期药品可能污染环境。有关调查显示,多数人对过期药品与普通生活垃圾同等对待,丢弃前不做任何处理。药物中的成分散落到环境中容易造成污染,并且一些特殊性质的药物,如强致敏性、挥发性药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更严重。
3.引发资源浪费问题 无论对于国家还是普通消费者,医疗费用支出的数目都不可小视,方方面面都在设法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大量的过期药品不仅没有使用价值,而且还需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其进行处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过期药品的正确处理方式
清理过期药品并不意味着只是将这些药品随意丢弃,由于其特殊性,应该像回收废旧电池一样,纳入专门的收集销毁系统。过期药品如果不经任何处理就连同生活垃圾一同扔进垃圾箱,不仅会诱发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一旦落入不法分子之手,流向农村市场或重新回到药店,其不良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我国政府部门、医药企业和零售药店经常会开展过期药品公益回收活动。在一些社区,也定点设立了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箱。因此,我们首选将过期药品送至回收点进行回收。
居民如果找不到过期药品回收点,比较适当的作法是将过期药物毁形后密封好,使其无法进行二次销售再丢弃。
1)片剂、丸剂、胶囊剂型的药品,应先用纸包好,再投入密闭的纸筒内丢弃;
2)滴眼液、外用药水、口服液等液体制剂的药品,应在彼此不混杂的情况下,分别倒入下水道冲走;
3)软膏制剂药品,应将药膏从容器中挤出,收集在信封内,封好后丢弃;
4)喷雾剂类药品应在户外空气流通较好的地方,在避免接触明火的条件下,彻底排空;
5)针剂、水剂类注射药品切勿擅自开启,应连同其完整外包装一起,投入密闭的纸筒内丢弃。
- 上一条:这些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合用需谨慎
- 下一条:失眠药您选对了吗?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你了解吗? 2025-04-24
- 儿童使用益生菌需谨慎,不要盲目跟风,说补就补! 2025-04-24
- 药疹,不容忽视的用药“警报” 2025-04-02
- 餐后低血压:被忽视的隐形健康杀手 2025-04-02
- 节后“富贵病”---警惕痛风急性发作 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