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西安高新医院官方网站!

西安高新医院

急诊、急救电话:88330120 导医台电话:88330116 行风建设、服务态度:88335155
医疗质量:88332281 护理质量:88332121 医疗收费:88330130
体检咨询:88330230 门诊咨询:88335088 国际部门诊:88330088 儿童保健:88330132
服务热线:029-96999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88333222
当前位置首页 > 医技科室 > 放射科 > 科普知识
11 07.2018

影像科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3季

来源:西安高新医院有限公司   点击:4240     打印

 血管周围间隙MRI表现

王鹏娟

血管周围间隙(PVS):又称V-R间隙,包绕在经蛛网膜下腔进入脑实质小血管(动脉、小动脉、静脉、小静脉)壁周围,并不与蛛网膜下腔直接相通。


  图1示:动脉、血管周围间隙、软脑膜下腔及脑实质的解剖关系。  

12.jpg


直径<2mm血管周围间隙可见于任何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周围间隙增多,直径增大(>2mm),可称为大血管周围间隙。根据大小可将血管周围间隙分为3级,即:Ⅰ级:直径在2mm以下;Ⅱ级:直径在2-3mm之间;Ⅲ级:直径超过3mm。

一些研究认为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可能与某些神经精神疾病、初发型多发性硬化、轻度外伤性脑损伤等存在相关性。

血管周围间隙的MRI表现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常分布于三个特征性的部位:

Ⅰ型见于豆纹动脉经前穿支进入基底节处;

Ⅱ型分布于脑的穿髓动脉进入大脑凸面并延伸至皮质下白质处;

Ⅲ型见于脑干;

其他较少见部位:丘脑、小脑、导叶、最外囊及海马。

根据扫描的层面不同血管周围间隙可呈椭圆形、圆形、线状及管状,通常双侧对称、边界清楚,直径在5mm以下。


1.jpg

 

2:  型血管周围间隙:T1WI显示左侧侧脑室旁可见点条状低信号灶;T2WI显示为高信号,FLAIR显示为脑脊液信号,其周围脑组织信号正常。


图片4.jpg


3:  型血管周围间隙:T2WI显示半卵圆中心多发斑点状高信号灶,FLAIR显示为低信号,周围脑实质信号正常。左侧半卵圆中心两个病灶(箭头示)显示为中央低信号,周围高信号,此为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


图片5.jpg


图4:  型血管周围间隙:脑干管状T1WI低信号早,T2WI显示脑脊液样高信号灶。

 

图片7.jpg

5:  巨大的血管周围间隙

与腔隙性脑梗死鉴别

腔隙性脑梗死起源于大脑中动脉、后动脉、基底动脉,少数由大脑前动脉、椎动脉的穿通动脉阻塞引起,多见于基底节区、丘脑、内囊、外囊、脑桥腹侧和脑室周围白质区。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比血管周围间隙大,直径>5mm,通常两侧不对称,形态上楔形的空腔更趋向于本病。

总之,血管周围间隙可见于任何年龄,好发于前连合两侧、近大脑凸面半卵圆中心、脑干大脑脚、极外囊,呈条形或线形、圆形或卵圆形,绝大多数无占位效应,MRI成像各种序列显示与脑脊液信号完全一致。






本科普仅供学习参考,不可用于商业宣传。

 


医院简介| 医保专区| 健康体检专区| 公益救助专区 联系我们

急诊、急救电话:88330120 导医台电话:88330116 行风建设、服务态度:88335155
医疗质量:88332281 护理质量:88332121 医疗收费:88330130
体检咨询:88330230 门诊咨询:88335088 国际部门诊:88330088 儿童保健:88330132
服务热线:029-96999
Copyright @ 2018  西安高新医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陕卫网审[2010]第0081号  陕ICP备13001315号-1
ICP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XA10860S;XA10857S  地址:西安市团结南路16号
管理员信箱:webmaster@gxyy.cn  西公网安备61019002000059号  技术支持:动力无限

西安工商
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订阅号微信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公众号互联网医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