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的综合治疗原则
1.早、中期直肠癌患者,若基本情况允许应首选手术治疗;
2.建议对II、III期直肠癌患者进行以手术为主,辅助放、化疗综合治疗方案。无论术前放、化疗还是术后的同步放、化疗均是II、III期可切除直肠癌的标准辅助治疗方案;
3.对局部晚期、各种原因不能手术以及术后复发的患者,可以采用单纯性放射治疗。
直肠癌放射治疗的适应证
一直以来放射治疗在直肠癌治疗中都有着较高的地位。主要适应症有:
(1)II/III期直肠癌的术前放疗;
(2)II/III期直肠癌的术后放疗;
(3)早期直肠癌经肛门肿物切除后的放疗;
(4)局部晚期直肠癌(T4)的放疗;
(5)复发后再程治疗直肠癌的放疗。
直肠癌放射治疗的禁忌症
(1)完全性肠梗阻、恶病质等不能耐受放疗;
(2)既往已做盆腔高剂量照射,盆腔部位不能再接受放疗。
直肠癌术前、术后放疗的靶区勾画和定义
(1)GTV 影像图像上确认的大体肿瘤范围,包括原发病灶和转移性淋巴结。
(2)CTV ①术前放疗CTV:GTV及直肠周围系膜区、骶前、骶3上缘以上(梨状肌起始部)髂外血管淋巴结引流区、全部髂内血管淋巴结引流区、闭孔淋巴结引流区。病变位于上中段时,不必包括坐骨直肠窝,如果病变位于腹膜返折以下则需要包括坐骨直肠窝。T4的病变如侵犯前列腺(男性)、阴道中下段(女性),可考虑包括髂外淋巴结引流区。②术后放疗CTV:瘤床、骶前、骶 3 上缘以上的髂外血管和部分髂总血管淋巴结引流区、全部髂内血管淋巴结引流区、闭孔淋巴结引流区、手术疤痕 (Mile's 术后 )。上界为 L5 锥体下缘,上段直肠癌CTV的下界为吻合口下2~3cm,不必包括坐骨直肠窝。中下段直肠癌CTV的下界为吻合口下2~3cm,包括坐骨直肠窝。
(3)PTV 在CTV的范围基础上头脚方向外放10mm,左右外放5~10mm,腹背外放5~10mm。
(4)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勾画 包括双侧股骨头、膀胱、照射范围内的小肠(需勾画到PTV最上层的上两层)和睾丸。
直肠癌术前、术后放疗的处方剂量
(1)处方剂量95%PTV DT45-50.4Gy/1.8-2.0Gy/25-28F
(2)最高剂量<110%~115%处方剂量,高剂量区不能落在小肠或残段直肠上。
(3)最低剂量>93%处方剂量。
(4)正常组织限量 ①膀胱:D50%≤50Gy;②小肠:D50% ≤20~30Gy,Dmax≤45~50Gy;③股骨头:D5%≤50Gy;④睾丸:评价最高剂量和平均剂量。
(5)有肿瘤和/或残留者,全盆腔照射后局部缩野加量照射DT10-20Gy。
直肠癌放疗与手术的时间安排
(1)术前放疗与手术的时间间隔
放疗与手术的时间间隔需合理,对于术前放疗而言,放疗结束后盆腔处于充血、水肿状态,过早手术可能会增加手术的并发症,但若时间拖得过久,放射区域内的纤维化可能增加手术的难度。目前,推荐放疗结束后4~6周复查进行疗效评估,6~8周行手术治疗。
(2)术后放疗与手术的时间间隔
有术后放疗指征的患者(病理诊断为II/III期者)建议在手术恢复后及早开始放疗,一般说来大便成形、规律后可开始治疗(术后4~8周左右)。
直肠癌的单纯放射治疗
(1)无法耐受手术或手术无法切除的直肠癌患者,控制局部症状最好的办法是放射治疗;
(2)有手术指征,但坚决拒绝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可考虑行根治性放射治疗,肿瘤区放疗DT66~70Gy,可序贯加量或同步加量照射;
(3)根治性放射治疗应以外照射为主,必要时辅以后装治疗;
(4)对病灶小,局限于肠壁浅层、分化良好的直肠癌患者,可选择行后装治疗;
(5)放射治疗结束时肿块残余未必就是放射治疗不敏感者,不必急于追加治疗或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直肠癌局部复发的放射治疗
(1)一般手术复发患者就诊时复发灶常已较广且紧贴盆壁生长,手术难以完全切除,应行放射治疗;
(2)单纯止痛放射治疗的方案推荐小剂量照射。盆腔设野,每疗程DT20Gy,疼痛症状可以完全消失,以后复发再给予DT20Gy;
(3)部分患者也可以采取根治性放射治疗,剂量>DT50Gy;
(4)直肠癌术后、放射治疗后复发,照射野应仅局限于复发肿瘤区域,有条件者应尽量应用三维适形技术或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技术,以减少正常组织受到照射。
- 上一条:放射治疗能治疗哪些肿瘤?
- 下一条:骨转移癌放疗的目的和疗效如何?
- 放射治疗的护理知识 2019-10-29
- 放疗期间吃什么好? 2019-09-27
- 放疗对肿瘤到底有多大作用?这篇文章统统告诉你 2019-08-21
- 关于癌症的十大谣言 你误信了没有? 2019-07-15
- 放疗、化疗到底如何选择? 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