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血脂?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和类脂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通常所说的血脂的主要成份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
通常所说的化验血脂是化验血浆脂类含量,血浆脂类含量虽只占全身脂类总量的极小一部分,但外源性和内源性脂类物质都需经进血液运转于各组织之间。因此,血脂含量可以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
2. 血脂包括哪些项目?
胆固醇(简写为Cho),约占血浆总脂的1/3。
甘油三脂又称中性脂肪(简写为TG),约占血浆总脂的1/4。
磷脂(简写为PL),约占血浆总脂的1/3,主要有卵磷脂、脑磷脂、丝氨酸磷脂、神经磷脂等,其中70%~80%是卵磷脂。
游离脂肪酸(简写FFA),又称非酯化脂肪酸,约占血浆总脂的5%~10%,它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脂类本身不溶于水,它们必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以溶解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并随血流到达全身各处。在正常情况下,超速离心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4种。区带电泳法也可相应地把血浆脂蛋白分为CM、前β(Preβ)、β及α脂蛋白4种。血浆各种脂蛋白中蛋白质与脂质含量(重量%)。
3. 化验血脂的意义是什么?
医学研究发现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另外,人体内血脂代谢异常,特别是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化验血脂并血脂代谢异常的患者进行调脂治疗是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的有效手段。
4. 到医院化验血脂前有什么注意事项?
科学研究发现食用高脂肪膳食后,血浆脂类含量会暂时的大幅度上升,在3~6小时后可逐渐趋于正常。检查测定血脂时,常在饭后12~14小时采血,这样才能较为可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实情况。短期饥饿也可因储存脂肪的大量动员,而使血脂含量暂时升高。所以您到医院检查血脂时,医生要求您在检查前进完晚餐后,不要再吃其它东西,空腹12小时次日再抽血化验。
5.什么是高脂血症?
狭义的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Cho)或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是一类较常见的疾病, 除少数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所致外(继发性高脂血症),绝大多数是因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原发性高脂血症)。 广义的高脂血症指血脂代谢发生紊乱;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浓度,包括血浆Cho及TG水平过高或血浆HDL水平过低;人体血浆中Cho、TG和各种脂蛋白含量高于同龄正常值者均称高脂血症。高Cho血症和高TG血症均属于高脂血症,既可表现为单纯高Cho血症或单纯高TG血症,也可表现为高Cho合并高TG混合型高脂血症。
6. 生活中如何发现高脂血症?
由于高脂血症时会发生皮肤、眼睑等处的黄色瘤,但发生率并不十分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多数高脂血症患者并无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表现。而患者的高脂血症则常常是在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测定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时被发现的。只有少数人血脂长期严重升高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才会因动脉硬化性疾病到医院就诊时或出现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时发现高脂血症。因此对于一般成年人定期检查身体,化验血脂是发现高脂血症的最佳方法。
7.有人认为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是多吃少动带来的“富贵病”,这种看法对吗?
不完全对。血脂异常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方式病。它虽然与饮食运动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只要忌口、多运动就能解决的。
8.血脂高就是甘油三酯高,就是血黏度高、血流缓慢,防治冠心病就是要降低甘油三脂,使血液变稀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不正确,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引起严重危害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LDL-C(低密度脂蛋白)过高。研究显示,甘油三酯的增加未能显示与冠心病、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相对风险增加相关。而如果血液中有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就会形成粥样斑块。有斑块的血管狭窄或破裂就直接导致急性心梗、中风甚至猝死。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目前最重要的血脂检测指标,并非甘油三酯。
9.对于所有人来说,血脂化验只要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就是正常吗?
不一定,已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疾病,或者已经发生过心梗、中风的患者和一般人群,血脂治疗值和目标值与化验单上显示的正常值是不同的。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目标值要求更严格,要低于血脂化验单上的参考值,胆固醇LDL-C需低于80mg/dL或者2.1mmol/L。重点人群,即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有黄色瘤、有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的胆固醇指标也不能仅仅参考化验单上“不高于3mmol/L”这一指标。4.2.9胆固醇异常是一种慢性问题,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一时半会儿不会导致健康出大问题吗?
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的,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往往与动脉粥样硬化密不可分,它的特征是:慢性进展、急性突变、全程炎症。“坏”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慢慢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窄、被阻塞住。并且,这些斑块就像一个个“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导致急性心梗、中风。如果不尽早控制,年纪轻轻的患者也同样会遭遇斑块破裂带来的恶果。北京的一份流行病学报告中,仅在短短15年内,35~44岁之间的北京男性居民因冠心病而死亡的比率就增加了111%,45~54岁之间女性死亡率增加了40%。
10.深海鱼油等各类保健品宣传可以软化血管、降低血黏度,服用无副作用,可以替代正规的调脂治疗吗?
现在市场上的确存在的一些保健品,宣传可以降低胆固醇。并且不少中药作为治疗高脂血症用药的确也具有一定疗效,不少降血脂中药通过临床试验证实作用很好,并在改善病人心脑血管状态方面有西药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对于高脂血症患者,医学界公认“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治疗的主导药物,在临床医师的严密指导下,“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 上一条:注意!心血管病人戒烟是头等大事
- 下一条:什么是心血管神经症
- 冬季为何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这三个信号你必须要知道 2025-01-27
- 打鼾是睡得香吗? 2025-01-27
- 冬季--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 2024-12-31
-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吗? 2024-11-29
- 测血压是“男左女右”吗?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