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病防治法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出修改。自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
二、什么叫做“ 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三、哪些是职业病
根据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今年4月最新颁布的《职业病目录》的规定,法定的职业病现有10大类,115种。这10类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
四、职业病危害
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职业因素。职业病危害分布很广,其中以煤炭、冶金、建材、机械、化工等行业职业病危害最为突出。
五、用人单位责任
用人单位应当通过合同和公示栏告知劳动者:工作场所存在粉尘、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职业病防治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应急救援措施。定期对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进行公示。
六、劳动者的权利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劳动者享有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包括享有教育培训权、健康服务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知情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和检举控告权、拒绝违章作业权、职业卫生民主管理权、职业病危害防护权、工伤社会保险权、赔偿权及特殊保护权等。
七、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预防
1、生产性粉尘有什么危害?
生产性粉尘能污染环境,有严重危害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人体吸入生产性粉尘后,可刺激呼吸道,引起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炎症,严重的可发展为尘肺病;同时,生产性粉尘又可刺激皮肤,引起皮衰竭而死亡。
2、怎样预防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1)企业领导重视。建立和健全防尘机构及规章制度。做到定期监测。
(2)改革工艺过程中不合理的环节,更新安全卫生科学的生产设备,更新安全卫生科学的生产设备,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杜绝生产性粉尘对工人的危害。
(3)坚持湿式作业,如用水心风钻,喷雾,车间场地酒水等方法减少粉尘的漂浮时间。
(4)建立密闭、抽风及除尘系统。
(5)坚强个人防护。如工人在工作时要配戴防尘口罩。
(6)注意个人卫生,坚强体育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7)实行工作就业前体检和就业期的定期职业性的体检制度。值得一提的是,有下列粉尘职业禁忌症者应避免从事粉尘粉尘作业,如:活动性肺结核、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病,明显影响肺功能的胸部疾病和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
八、噪声的危害及预防
1、噪声的危害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多方面的。噪声的困扰防碍正常的工作和休息。在噪声环境中工作,容易感觉疲乏、烦燥,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准确性降低,直接影响作业能力和效率。由于噪声掩盖了作业场所的危险信号或警报,往往造成工伤事故的发生。
长期接触强烈噪声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1) 听力系统----噪声的有害作用主要是对听力系统的损害。噪声作用初期,听阈可暂时性升高,听力下降,这是保护性反应:强噪声作用下,可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内耳感音细胞遭损伤,引起噪声性耳聋:极强噪声可导致听力器官发生急性外伤,即震性耳。
(2)神经系统----长期接触噪声可导致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的平衡失调。出现头痛、头晕、心摩、耳鸣、疲劳、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易怒等。
(3) 其他系统----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其他系统的应激反应,如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管痉挛和血压升高等,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加重,引起肠胃功能紊乱
2、噪声的控制与防护
防止噪声危害应从声源、传递途径和接收者三个方面来考虑。
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减少噪音或消除噪音的危害呢?一是降低声源处的噪声,如采取消声或噪音器减少噪音;而是加强个人卫生防护,配戴耳罩或耳塞。如果一是没有这些防噪工具,那么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棉花团塞住耳朵,这样可以减少10多分贝噪音对你的危害。对接触噪声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对参加噪声作业的工人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凡有听觉器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患者,不宜参加有噪声的作业。
九、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好防护服、防尘防毒口罩、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等,自觉养成勤洗手,工作后洗澡,不在生产场所进食、吸烟、喝水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防中毒。对贴有警示标识和警告的物质、设备需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正确使用,严防误闯误用,以防中毒或发生其他伤人事件。
- “轻断食”“戒晚餐”“断碳水”,真的管用吗?国家新版减肥指南来了! 2025-01-23
- 职业病防治小知识 2024-12-31
- 世界艾滋病日系列科普丨艾滋病可否治愈?如何预防? 2024-11-29
- 2024年世界卒中日——体医融合,战胜卒中 2024-10-31
- 远离狂犬病,规避预防误区! 202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