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西安高新医院官方网站!

西安高新医院

急诊、急救电话:88330120 导医台电话:88330116 行风建设、服务态度:88335155
医疗质量:88332281 护理质量:88332121 医疗收费:88330130
体检咨询:88330230 门诊咨询:88335088 国际部门诊:88330088 儿童保健:88330132
服务热线:029-96999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88333222
当前位置首页 > 临床科室 > 骨一科 > 科室动态
28 12.2024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来源:西安高新医院有限公司   点击:859     打印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原因所致的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很多,主要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在临床上以内分泌代谢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肾脏疾病、消化道疾病和药物所致者多见。
一、内分泌代谢疾病
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重要病因之一。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糖尿病、性腺功能减退症等尤为常见。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之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加速骨转换,骨质脱钙,导致骨质疏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之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骨吸收增加,骨质脱钙,从而引发骨质疏松。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之后,皮质醇激素分泌过多,影响骨代谢,导致骨质疏松。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会由于营养吸收不佳、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损导致血糖升高、并发肾病等原因影响骨代谢,引发骨质疏松。
性腺功能减退症:性激素可刺激成骨细胞生成骨骼,当性腺功能减退时,性激素分泌减少,成骨细胞生成量减少,影响骨基质生成。此外,该类疾病还会导致患者维生素D活化不足、骨代谢失衡。
二、结缔组织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重要病因。这些疾病通过影响免疫系统,导致骨质流失和骨质疏松。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狼疮性炎症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包括骨骼,导致骨质疏松。疾病活动期时,骨骼系统可能受到更直接的攻击,进一步加剧骨质疏松的发生
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炎症导致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引发骨质疏松。患者可出现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等症状。三、肾脏疾病引发的继发性骨质疏松肾脏疾病,如慢性肾脏病、肾性骨营养不良等,也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常见病因。肾脏疾病会影响:(1)钙磷代谢紊乱  血磷升高和血钙下降会促进甲状旁腺分泌增多,刺激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加速骨吸收,引起骨质疏松。(2)酸碱平衡  肾脏功能受损还会导致酸碱平衡失调,使体内酸性物质增多。这些酸性物质会破坏骨骼中的钙质,进一步导致骨质疏松。(3)维生素D代谢异常  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有助于促进Ca 的吸收和利用,维生素D的代谢受到打击后,会导致Ca 的吸收和利用不足,Ca 是骨骼形成的必要条件,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四、药物因素引发的继发性骨质疏松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肝素、抗癌药等,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这些药物通过影响骨代谢,导致骨质流失和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减少成骨细胞的活性,增强破骨细胞活性,导致骨转换率低。还会减少Ca 的吸收量,增加骨折风险。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降低骨吸收率,影响骨代谢,导致骨质疏松。抗癌药:某些抗癌药,如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等,可直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影响骨髓造血功能,损害骨骼细胞,增加骨折风险。五、其他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特定继发病    除了上述疾病外,还有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如慢性肝脏疾病、恶性肿瘤骨转移等。这些疾病通过影响骨代谢、营养吸收等方面,导致骨质流失和骨质疏松。
从中医层面来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一般被归入“骨痿”、“肾虚”等范畴。中医认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主要包括先天禀赋不足、七情内伤、饮食不节、房劳伤肾或外邪侵袭等,这些因素可导致气滞痰凝及肝肾阴虚,从而引发本病。1.先天禀赋不足:即个体在出生时就存在的体质虚弱或不足,这可能导致骨骼生长发育不良,从而增加患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风险。2.七情内伤:指过度的情绪波动,如忧思、愤怒、悲伤等,这些情绪变化可影响脏腑功能,导致气血失调,进而影响骨骼的健康。3.饮食不节:长期饮食不均衡或偏食,特别是缺乏钙质等骨骼所需营养物质的摄入,可导致骨骼营养不良,从而引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症。4.久病及肾:从中医角度,久病会损耗人体正气,尤其是肾精。因为肾为人体正气的根本之一,正气不足,骨骼失养,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5.外邪侵袭: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可导致经络痹阻,气血不畅,进而影响骨骼的营养和代谢。综上所述,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特定继发病种类繁多,并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这些继发病不仅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还可能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进一步加剧其心理负担。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严重性与复杂性,加强对该病症的判断与识别,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防骨质疏松症的再复发。同时,医护人员也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共同促进患者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如何调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1)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中医强调饮食调养,我们应该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多喝牛奶,吃虾皮、海带、紫菜、鱼肝油、蘑菇、鸡蛋黄等也是饮食结构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我们要减少钠盐、咖啡因、草酸的摄入。菠菜、苋菜等应该在80℃以上的热水中焯一下;减少酱油、味精、鸡精等调料用量,少吃或不吃盐渍或腌制食品;少喝咖啡、高磷饮料等(2)合理运动     预防骨质疏松的运动方法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以及平衡训练。(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游泳等,是通过增加骨密度和改善骨质量来预防骨质疏松的。(2)抗阻运动:抗阻运动,如使用哑铃、弹力带或自身重量进行的力量训练,能够有效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度。通过定期进行抗阻训练,可以提高骨骼对压力的适应能力,从而降低骨折风险。(3)平衡训练:平衡训练则侧重于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减少跌倒风险,这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尤为重要。通过练习瑜伽、太极或使用平衡垫等工具,可以有效增强下肢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例如,定期进行太极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还能通过缓慢而有控制的动作,增强肌肉力量,从而间接地对骨骼产生积极影响。 (3)中药调理     调理骨质疏松主要选用可以补肾填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的中药。补肾填精:肾精为骨骼生长发育的基础。常用的补肾药物有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杜仲等。健脾益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常用的健脾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活血化瘀:活血化瘀药物可以改善骨微循环,促进骨修复。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有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鸡血藤等。    治疗骨质疏松的中医方法有很多,可以针灸治疗,也可以选用中药泡脚的方法,中药(艾叶、红花、桂枝、牛膝等)泡脚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对骨质疏松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4)日光照射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与管理中,日光照射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建议患者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日光照射,每次持续15至30分钟。紫外线的照射能够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对于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调节钙磷代谢具有关键作用,进而对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建议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骨质疏松症患者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充分利用自然光照,以促进身心健康。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主要基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按摩、运动疗法以及饮食调理等。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中医会开具不同的方剂。常用的中药有补肾益精类药物,如熟地黄、枸杞子、杜仲、牛膝等;健脾益气类药物,如人参、黄芪、白术等;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丹参、川芎、红花等。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专利,壮骨伸筋方、健骨灵方等中药复方也有助于改善骨骼代谢,增强骨骼强度。2.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经络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骨质疏松症,针灸可以选取与肾脏、骨骼相关的穴位,如肾俞、腰阳关、足三里等。3.推拿按摩:适当的推拿按摩可以帮助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僵硬感,但应避免对骨质疏松严重的部位施加过大的压力。4.运动疗法: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负重运动和柔韧性训练,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方法,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5.饮食调理:建议多食用富含钙质、蛋白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绿叶蔬菜等,同时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和酒精,因为它们可能影响钙的吸收。6.情志调护: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因为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骨骼健康。 7.生活习惯调整: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晒太阳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钙的吸收。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显得尤为关键。该措施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而且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意义。因此,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骨密度筛查,以便在疾病早期阶段即采取干预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医院简介| 医保专区| 健康体检专区| 公益救助专区 联系我们

急诊、急救电话:88330120 导医台电话:88330116 行风建设、服务态度:88335155
医疗质量:88332281 护理质量:88332121 医疗收费:88330130
体检咨询:88330230 门诊咨询:88335088 国际部门诊:88330088 儿童保健:88330132
服务热线:029-96999
Copyright @ 2018  西安高新医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陕卫网审[2010]第0081号  陕ICP备13001315号-1
ICP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XA10860S;XA10857S  地址:西安市团结南路16号
管理员信箱:webmaster@gxyy.cn  西公网安备61019002000059号  技术支持:动力无限

西安工商
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订阅号微信订阅号
互联网医院公众号互联网医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