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比想象的重要!
什么是菌血症?血培养有什么临床意义?
免疫系统是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是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免疫系统清除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血症。
菌血症是临床常见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达20%-50%。在患者的血液中检出微生物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最为重要的手段,分离自血液的的细菌可能是败血症的原因,这就为病因确诊提供重要的依据,并可进一步为正确的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血培养阳性还预示着机体限制感染与某特定部位的行动失败或局部感染的扩散。
血培养相关项目:菌血症、真菌血培养、分支杆菌培养、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
什么症状做血培养?
发热(>38?C)、体温过低 (< 36?C)、白细胞增多 (> 10.000/μl)粒细胞减少(< 1.000/μl)、低血压、局部感染:肺炎、尿路感染、脑膜炎、突发精神萎靡的儿童或老年人、虚弱、精神状态错乱、体重突然下降的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无法解释的白细胞增多及精神状态改变、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CRP、PCT。
影响因素:
目前血培养的阳性率较低,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的血培养阳性率在10%-18%左右,阳性率的高低与很多因素相关
1、皮肤准备和污染预防(消毒,血培养可接受的污染率在≤3%)
2、标本采集的时机(细菌进入血流的时间是在寒颤和发烧前1小时)
3、采血量(成人20-30ml,对于婴幼儿,采血量不超过患者总血量的1%,采血量的增加会增加阳性率)
4、在需氧和厌氧瓶中的分配(一份血培养应包括1个需氧和1个厌氧瓶)
5、标本转运(采集完成后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接种后的血培养瓶不得冷藏或冷冻,任何延误送入自动连续监测血培养仪的行为将会延误或阻止细菌生长的检测)
- 上一条:什么是腺病毒?
- 下一条:诺如病毒是什么?怎样预防?
- 口腔化脓是咋回事? 2025-04-23
- 乙肝——看不见的肝扰者,你了解多少? 2025-03-17
- 揭秘“乳糜血” 2025-02-20
- 流感高发季,发烧了就中招了吗? 2025-01-27
- 冰箱杀手---李斯特菌 202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