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也称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主要特征为突发起病并迅速出现神经功能障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不断上升,成为威胁全球健康的重要因素。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占所有卒中的87%。脑梗死由脑血栓形成或脑栓塞等引起,导致脑血流阻断,脑组织缺血、坏死,进而出现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该疾病是我国卒中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
早期识别卒中症状至关重要。遵循“时间就是大脑”的原则,可以减轻脑组织受损程度,避免死亡和残疾。治疗时间窗从患者最后一次正常状态计算。然而,数据显示,仅约12%的患者在发病3小时内就诊,50%的患者在24小时内就诊,因此早期识别和就诊非常重要。
“BE-FAST”口诀可以帮助早期识别卒中症状:平衡困难(B)、视力变化(E)、面部不对称(F)、手臂无力(A)、言语困难(S),以及强调时间(T)的重要性。这些症状包括:突然行走困难、视物模糊、面部不对称、手臂无力或麻木、说话含糊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及时识别和送医是成功救治的前提。卒中发生后,不应等待症状自行消失,而应立即前往医院或拨打“120”寻求帮助。
“时间就是大脑”同样适用于院内治疗。对于脑血管闭塞引起的脑梗死,再灌注治疗是最佳选择。如果在发病4.5小时内接受评估并排除禁忌,可以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进一步可扩展至发病9小时内。大血管闭塞的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可接受血管内治疗,时间窗可扩展至24小时。
无论是静脉溶栓还是血管内治疗,越早治疗,预后越好。研究显示,每节约1分钟的溶栓时间,患者的独立生活天数可增加4.4天;每节约1分钟的血管内治疗时间,患者可增加4.2天的健康寿命。相反,治疗延迟1小时,脑血流恢复概率下降22%;静脉溶栓延迟15分钟,独立行走回家的概率增加1.12倍。
因此,“时间就是大脑”贯穿整个救治流程,时间延误越少,患者预后越好。
- 上一条:良肢位,你知道多少?
- 下一条:高血压
- 高血压 2024-07-30
- 关注卒中黄金时间,拯救生命脑细胞 2024-06-30
- 良肢位,你知道多少? 2024-03-30
- 缺钙有哪些身体信号?有哪些影响? 2024-02-28
- 糖尿病患者宣教 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