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1μmol/L。胆红素为17.1~34.2μmol/L时,临床不易察觉,称为隐性黄疸,超过34.2μmol/L时出现临床可见黄疸。黄疸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和体征,多见于肝脏、胆道、胰腺以及血液系统疾病,但亦可发生于其他系统疾病。
PS:首先,应确定是否为黄疸。应排除摄入过量胡萝卜素(胡萝卜、木瓜、南瓜、柑橘等)或大剂量米帕林引起的皮肤、黏膜黄染;老年人球结膜有微黄色脂肪蓄积,巩膜黄染不均匀,此时皮肤不黄染,即临床上的所谓假性黄疸。所有假性黄疸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均正常。
一、黄疸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全身皮肤均匀泛黄、无光泽、无血色,与之前的肤色形成鲜明对比;新生儿可能因为肝脏功能发育不全而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半个月就会消退;但成年人出现此类情况往往预示着肝功能异常。
巩膜指的是眼白部分,由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构成,一般还会先于皮肤而产生变化;老年人可能因脂肪沉着而眼白泛黄,但正常人如果出现黄色巩膜,常常是黄疸的症状。
黄疸程度严重时,可能出现全身皮肤大面积瘙痒,如果不解决发病原因就无法有效止痒;此时患者很容易抓挠皮肤,引起红肿、角质层增厚、毛细血管破裂、细菌感染等。
黄疸伴随有浓茶样尿、陶土样便,同时还有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能与消化道疾病有关,比如急性胰腺炎、蛔虫病、胆管炎等。
患有黄疸人群,还可能出现乏力、精神不振、头痛、夜盲等非典型的特征,一般是由肝功能受损引起的,例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2、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病人,要注意防止传染。
3、避免过度饮酒,逐渐减少饮酒次数,最好戒酒。
4、尽量避免服用可能会对肝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5、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导致黄疸的疾病。
治疗黄疸的方法因病而异。对于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只需保持观察即可。对于病理性黄疸,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光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制定。
PS:首先,应确定是否为黄疸。应排除摄入过量胡萝卜素(胡萝卜、木瓜、南瓜、柑橘等)或大剂量米帕林引起的皮肤、黏膜黄染;老年人球结膜有微黄色脂肪蓄积,巩膜黄染不均匀,此时皮肤不黄染,即临床上的所谓假性黄疸。所有假性黄疸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均正常。
一、黄疸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全身皮肤均匀泛黄、无光泽、无血色,与之前的肤色形成鲜明对比;新生儿可能因为肝脏功能发育不全而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半个月就会消退;但成年人出现此类情况往往预示着肝功能异常。
巩膜指的是眼白部分,由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构成,一般还会先于皮肤而产生变化;老年人可能因脂肪沉着而眼白泛黄,但正常人如果出现黄色巩膜,常常是黄疸的症状。
黄疸程度严重时,可能出现全身皮肤大面积瘙痒,如果不解决发病原因就无法有效止痒;此时患者很容易抓挠皮肤,引起红肿、角质层增厚、毛细血管破裂、细菌感染等。
黄疸伴随有浓茶样尿、陶土样便,同时还有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能与消化道疾病有关,比如急性胰腺炎、蛔虫病、胆管炎等。
患有黄疸人群,还可能出现乏力、精神不振、头痛、夜盲等非典型的特征,一般是由肝功能受损引起的,例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二、如何预防和治疗?
预防黄疸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避免不洁食物,注意饮食节制,勿过嗜辛热甘肥食物,戒酒,作息规律,注意休息;避免过度饮酒、滥用药物等损害肝脏的行为。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导致黄疸的疾病。2、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病人,要注意防止传染。
3、避免过度饮酒,逐渐减少饮酒次数,最好戒酒。
4、尽量避免服用可能会对肝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5、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导致黄疸的疾病。
治疗黄疸的方法因病而异。对于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只需保持观察即可。对于病理性黄疸,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光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制定。
- 上一条:【科普】呕血是“胃”什么?———上消化道出血
- 下一条:【科普】胆总管结石
- 乙肝病毒:从“隐形杀手”到“可控对手”,这篇科普让你轻松看懂! 2025-03-30
- 《哪吒2》里藏着的消化秘密,你发现了吗? 2025-02-28
- 小阑尾,新世界 2025-02-11
- 肠子总是咕咕叫,究竟怎么回事? 2025-01-02
- 身体里的“肝胆相照” 202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