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是第24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早防早筛 远离肝硬化”。全国爱肝日是在我国乙肝、丙肝、酒精肝等肝炎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人民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情景下,为集中各种社会力量,发动群众,广泛开展预防肝炎肝病科普知识宣传,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而设立的。
一、什么是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居全球常见致死病因第11位,年死亡人数高达100万,男性多于女性。作为乙肝大国,我国肝病患者人数约有3亿,肝硬化死亡人数占全球肝硬化死亡人数的11% 。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二、肝硬化常见病因
1、病毒性肝炎目前在中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是引起门静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因素。
2、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酗酒,是引起肝硬化的因素之一。
1)、代偿期:症状较轻,有乏力,食欲减少或腹胀、上腹隐痛等症状。上述症状常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经休息和治疗后可缓解,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一般属Child-PughA级。影像学、生化学或血液学检查有肝细胞合成功能障碍或门静脉高压症(如脾功能亢进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证据,或组织学符合肝硬化诊断,但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或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患者可有门脉高压症,如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2)、失代偿期
1、腹水轻微表现为腹胀,更加严重一点身体上会出现浮肿的状态。小便量会减少甚至无尿,另外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肾功能异常等。肝硬化腹水患者应警惕发生肠道细菌感染。
2、消化道出血轻症患者表现为黑便,严重的会表现为大量呕血,大便出现鲜红色血便,甚至会出现低血压休克。
3、出现病容患者会表现为面色黝黑,口角发炎,皮肤出现蜘蛛痣、肝掌。
四、肝硬化防治
肝硬化是肝脏疾病进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肝脏在各种慢性肝病的长期作用下反复损伤、修复,肝脏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引起肝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1、 接种乙肝疫苗预防肝硬化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慢性肝病,避免肝病发展成肝硬化。建议普通人群规范接种乙肝疫苗;乙肝高风险人群,应注意监测乙肝抗体,必要时补充接种疫苗。
2、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杜绝毒品、倡导安全性行为,不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有创的生活用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不超重,定期体检等。
3、积极治疗慢性肝病包括慢性乙肝、慢性丙肝、酒精性肝病等,注意定期体检。
4、肝硬化患者定期进行肝癌筛查肝硬化患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肝硬化患者合并肝癌也是危机患者生命的重要原因。肝硬化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甲胎蛋白、B超等相关检查。
一、什么是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居全球常见致死病因第11位,年死亡人数高达100万,男性多于女性。作为乙肝大国,我国肝病患者人数约有3亿,肝硬化死亡人数占全球肝硬化死亡人数的11% 。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二、肝硬化常见病因
1、病毒性肝炎目前在中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是引起门静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因素。
2、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酗酒,是引起肝硬化的因素之一。
3、循环障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可使肝内长期淤血缺氧,引起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称淤血性肝硬化,也称为心源性肝硬化。
4、胆汁淤积肝外胆管阻塞或肝内胆汁淤积时高浓度的胆红素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久之可发生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所致者称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由肝外胆管阻塞所致者称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三、肝硬化常见症状1)、代偿期:症状较轻,有乏力,食欲减少或腹胀、上腹隐痛等症状。上述症状常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经休息和治疗后可缓解,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一般属Child-PughA级。影像学、生化学或血液学检查有肝细胞合成功能障碍或门静脉高压症(如脾功能亢进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证据,或组织学符合肝硬化诊断,但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或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患者可有门脉高压症,如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2)、失代偿期
1、腹水轻微表现为腹胀,更加严重一点身体上会出现浮肿的状态。小便量会减少甚至无尿,另外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肾功能异常等。肝硬化腹水患者应警惕发生肠道细菌感染。
2、消化道出血轻症患者表现为黑便,严重的会表现为大量呕血,大便出现鲜红色血便,甚至会出现低血压休克。
3、出现病容患者会表现为面色黝黑,口角发炎,皮肤出现蜘蛛痣、肝掌。
四、肝硬化防治
肝硬化是肝脏疾病进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肝脏在各种慢性肝病的长期作用下反复损伤、修复,肝脏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引起肝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1、 接种乙肝疫苗预防肝硬化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慢性肝病,避免肝病发展成肝硬化。建议普通人群规范接种乙肝疫苗;乙肝高风险人群,应注意监测乙肝抗体,必要时补充接种疫苗。
2、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杜绝毒品、倡导安全性行为,不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有创的生活用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不超重,定期体检等。
3、积极治疗慢性肝病包括慢性乙肝、慢性丙肝、酒精性肝病等,注意定期体检。
4、肝硬化患者定期进行肝癌筛查肝硬化患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肝硬化患者合并肝癌也是危机患者生命的重要原因。肝硬化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甲胎蛋白、B超等相关检查。
- 上一条:【科普】急性胰腺炎
- 下一条:除了长痔疮,便秘的危害还有……
- 乙肝病毒:从“隐形杀手”到“可控对手”,这篇科普让你轻松看懂! 2025-03-30
- 《哪吒2》里藏着的消化秘密,你发现了吗? 2025-02-28
- 小阑尾,新世界 2025-02-11
- 肠子总是咕咕叫,究竟怎么回事? 2025-01-02
- 身体里的“肝胆相照” 202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