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药”阿司匹林适合于所有人吗?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抗炎、解热、镇痛等诸多作用,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因而也有人将之称为“神药”。“神药”真的所有人都适合吗?
一、阿司匹林的作用:
阿司匹林被发明之初用于解热镇痛,治疗炎症性疾病使用的剂量都比较大。后来随着副作用更小的新型解热镇痛药的出现,阿司匹林已经较少用于解热镇痛,而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来防止血栓形成。
二、阿司匹林适用人群:
每日低剂量(75~100 mg)的阿司匹林就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因此,低剂量阿司匹林是当前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动脉血管手术或介入术后、脑梗塞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药物。此外,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
但是对于仅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高危因素,而无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阿司匹林的预防性使用可能有效,并且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并不常规使用。只有危险因素(年龄>50岁,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超过4项,或者检测发现动脉斑块,才需要经过专业的医生评估是否有需要用阿司匹林来预防。
三、阿司匹林常见的不良反应:
另外,阿司匹林对于静脉血栓和心房颤动造成的心腔内血栓效果不佳,也不建议使用。
1、 胃肠道损伤:阿司匹林可以导致胃肠道黏膜损伤,引起黏膜糜烂、溃疡及出血。
2、 出血:阿司匹林可导致皮肤、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等出血,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出血。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应用阿司匹林时,需在血压控制稳定(<150/90mmHg)后开始应用。
3、 尿酸升高:阿司匹林会引起尿酸升高,此时建议更换其它抗血小板药物,比如氯吡格雷。
4、 过敏:阿司匹林可导致支气管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鼻炎乃至过敏性休克,部分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会诱发哮喘。
5、 肝肾损伤:阿司匹林可药物性肝病或肾病。
服用阿司匹林需要严格把控适应证,遵医嘱使用。
阿司匹林包括不同剂型,其中肠溶剂型应在餐前30分钟服用以避免食物对其的影响,平片需要在餐后服用以降低不良反应。
偶尔漏服阿司匹林对于其作用影响不大,不需要补服或下次服药加倍剂量。
服药期间需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当出现胃灼痛、黑便、血便、牙龈出血、血尿等症状时,应检查大便潜血、尿常规和血常规。
总结:联合用药要小心。很多感冒药中也含有解热镇痛药,同时使用会导致不良反应叠加。此外,联合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也可以导致消化道出血风险增加。
因此,阿司匹林作用广泛,但并不是所谓的“神药”,也并不适合于每一个人。是否需要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贸然乱用,可能会发生用药不当造成的危害。
- 上一条:你了解自己的心脏吗?
- 下一条:关心你的“心病”!
- 冬季为何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这三个信号你必须要知道 2025-01-27
- 打鼾是睡得香吗? 2025-01-27
- 冬季--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 2024-12-31
-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吗? 2024-11-29
- 测血压是“男左女右”吗?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