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其致残率已成为当今医学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脑卒中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及第三大致残原因,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负担,常因治疗不当导致终身残疾。肢体功能锻炼就成为功能障碍病人及家属最迫切的希望和要求。早期康复治疗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减轻功能残疾,改善预后。一般卒中发病后24小时开始康复训练。
功能锻炼的目的
1、加快肢体功能恢复的速度。
2、改善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
3、预防偏瘫肢体的畸形和挛缩。
4、预防长期卧床患者肢体的废用性萎缩。
5、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肌力的分级
检查时令患者作肢体伸缩动作,检查者从相反方向给予阻力,测试患者对阻力的克服力量,并注意两侧比较。根据肌力的情况,一般均将肌力分为0-Ⅳ级,共六个级别如下:
0级: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
Ⅰ级: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Ⅱ级:肢体能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高床面。
Ⅲ级: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引力,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Ⅳ级: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但不完全。
Ⅴ级:肌力正常。
临床意义
单瘫:单一肢体瘫痪,多见于脊髓灰质炎。
偏瘫:为一侧肢体(上、下肢瘫痪)常伴有一侧颅神经损害,多见于颅内损害或脑卒中。
交叉性偏瘫:为一侧肢体瘫痪及对侧颅神经损害,多见于脑干病变。
功能锻炼的时机
以生命体征平稳为前提,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介入越早越好。
功能锻炼的原则
患者上肢处于伸展位。将整个上肢放在1个枕头上,肩外展50?,内旋15?,屈40?,肘腕、手指诸关节轻度伸展,手握健身球或纱布卷。下肢及膝关节略曲,在膝下放1个小枕,腿外侧放砂袋,以防其外展、外旋。髁取中间位,足下放垫袋,以防足下垂。
0-Ⅰ:保持各关节功能位,预防关节畸形并患侧肢体进行被动运动。
Ⅱ-Ⅲ:协助患者在床上主动运动。
Ⅳ-Ⅴ:着重训练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功能锻炼的方法
Ⅱ-Ⅲ级的锻炼方法
主动运动: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屈伸、翻身、起卧等。
6.1 利用健侧下肢辅助抬腿训练
用健侧足从患侧腘窝处插入并延伸小腿伸展,将患足置于健足上方。
6.2 桥式运动:
就是选择性髋伸展运动又分为双桥和单桥运动形式;能帮助患者增加躯干的运动。为以后的坐和站打下基础。
6.2.1 单桥运动若患者病腿屈曲,伸直健腿,然后伸髋、抬臀,并保持;具体方法是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双足底平踏在床面上,用力使臀部始离床面。
6.2.2 双桥运动患者仰卧,双腿屈曲,然后伸髋、抬臀,并保持。
Ⅳ-Ⅴ级的锻炼方法
此时患者肌张力降低或已恢复正常
6.3 手部锻炼:
主要练习抬臂、握拳、拾物、抓握放松和手的精细动作训练如练习握笔、汤匙、刷牙洗脸、梳头、穿脱衣服,整理床铺等。(偏瘫患者手抓握容易,松开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初期可先捏小橡皮球,然后是弹力圈,再后是健身球,循序渐进。)
6.4 协助病人离床站立负重:
主要是进一步练习站立平衡、屈膝和踝背屈练习膝踝屈,可让患者健足在前站着,然后逐步将健髋移到健足上方,此时患足背屈即加大,但不要让患足足跟离地,然后屈患膝提步向前,注意保持足的背屈外翻,然后再将患足退回,足跟着地反复训练。
6.5 迈步:
当患者能自行站立而无疲劳感时,即可开始行走锻炼,刚开始可以扶床架或桌子行走,然后可拉手仗行走,最后逐渐摆脱辅助物行走。迈步时不可硬拉,如瘫痪肢体抬举不便,可用一根套绳套于患者瘫脚中部,协助抬脚起步。
文章来源:ICU护理之家
- 鼻饲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2025-04-30
- 呼吸机冷凝水有多重要!!! 2025-03-31
- 监护室需要人文关怀吗? 2025-02-26
- ICU患者睡眠管理 2025-01-21
- 谵妄,你了解吗?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