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它属于白蛋白家族,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甲胎蛋白在胎儿血液循环中具有较高的浓度,出生后则下降,至生后2~3月甲胎蛋白基本被白蛋白替代,血液中较难检出,故在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甲胎蛋白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运输功能、作为生长调节因子的双向调节功能、免疫抑制、T淋巴细胞诱导凋亡等。甲胎蛋白与肝癌及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多种肿瘤中均可表现出较高浓度,可作为多种肿瘤的阳性检测指标。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那些情况下AFP值会升高呢?
一、原发性肝癌
AFP是原发性肝癌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一般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不到9ng/ml,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据了解发现约有80%的肝癌病人血清中甲胎蛋白会升高,一般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甲胎蛋白就已经升高。因而,甲胎蛋白对肝癌的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可检出AFP一般为20-50ng/ml,少数病人可暂时升高到400ng/ml以上。但急性肝炎患者随着病情好转,常在短时间内下降至正常水平,即AFP“一过性升高”。慢性肝病和肝硬化可呈下降或持续低水平,肝癌则呈逐渐上升趋势。
三、先天性胎儿畸形
胎儿AFP可有少量通过胎盘屏障进入母体,因此孕妇血清AFP可升高一般在500ng/ml以下,产后20天内降至正常人水平。在无脑儿脊柱裂畸形妊娠时,孕妇血清AFP异常升高。近年来,羊水中AFP检测的意义也引起人们的注意,如胎儿为无脑儿、开放性脊柱裂时,羊水中甲胎蛋白的测定已成为开放性神经管畸形的特异诊断方法。
四、新生儿肝炎
30%新生儿肝炎可测出甲胎蛋白,发生率随病情的严重度而增加,大多明显增高。此可与先天性胆道闭锁鉴别,后者甲胎蛋白大多正常。
五、妊娠妇女和新生儿
妊娠妇女和新生儿也会出现甲胎蛋白的一时性升高,因为甲胎蛋白是胎儿的正常血浆蛋白成份,是胚胎早期的主要蛋白质,妊娠期妇女甲胎蛋白是会明显升高,一般在妊娠后3个月,甲胎蛋白就明显升高,到7-8月孕妇母血中AFP量达到最高峰并相对稳定,约在产后3周后渐渐恢复正常水平。
六、生殖细胞肿瘤
大约50%患有生殖细胞肿瘤的病人其甲胎蛋白(AFP)呈阳性;一些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甲胎蛋白偏高;另外,若甲胎蛋白大于25μg/L的男性患者还要考虑睾丸癌的可能
七、病毒性肝炎
慢性肝炎活动期甲胎蛋白有轻度、中度升高,一般在50~300μg/L,与肝细胞癌不同点为升高幅度低,一般不持续增高,经治疗后降低以至恢复正常。
- 上一条:贫血的分级
- 下一条:做核酸检查时注意事项
- 口腔化脓是咋回事? 2025-04-23
- 乙肝——看不见的肝扰者,你了解多少? 2025-03-17
- 揭秘“乳糜血” 2025-02-20
- 流感高发季,发烧了就中招了吗? 2025-01-27
- 冰箱杀手---李斯特菌 202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