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是新生儿及婴幼儿飞铲常见的一种口腔炎症,是一种白色念珠菌(真菌)感染疾病,因表现疑似白雪而又称“雪口”,很多小宝宝都会有鹅口疮,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的婴儿或长期应用抗生素的儿童,主要表现为颊粘膜、嘴唇内侧及上腭等部位发生类似凝乳状的白色膜状物或白色斑点,用力擦拭后易引起黏膜出血,严重时可引起疼痛造成婴幼儿哭闹及哺乳困难,容易造成患儿进食困难,导致患儿身体消瘦,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如何治疗小儿鹅口疮?家长们请记住以下几点:
1、家长可利用无菌棉签蘸取1%~3%的小苏打水或碳酸氢钠溶液为患儿擦洗患处,3-4次/日,擦洗时一定要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患处的黏膜而造成感染。患儿一般用药 2 ~ 3 天 可发生好转及痊愈现象。这个时候不能停药,仍需继续使用7-10天左右,以有效防止鹅口疮复发。
2、如果是母乳喂养的患儿,母亲用小苏打液或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乳头,可有效阻断细菌的传播。
3、将奶瓶、玩具用高温煮沸消毒后用碳酸氢钠溶液浸泡。
4、家长发现宝宝出现鹅口疮症状时不要自行用棉签擦拭,以防引起细菌感染。
5、如果使用上述方法3天左右仍不见愈合,请及时来院就诊,以免耽搁孩子病情。
如何预防小儿鹅口疮?
1、日常饮食中,注意加强小儿的营养补充,增强小儿机体免疫力,降低鹅口疮的发生。
2、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喂奶前要注意先洗手,将乳房、乳头清洗干净,避免细菌通过乳头传播 给宝宝;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宝宝,应注意定期消毒奶具、餐具和玩具,可用开水煮沸消毒,尽可能避免患儿接触病菌,以有效降低小儿患鹅口疮的概率。
3、给宝宝喂奶之后可再喂几口温开水,以有效清除宝宝口腔中遗留的奶汁,防止霉菌生长和繁殖,同时还能将细菌及时排出。
4、定期清洗和晾晒宝宝被褥,可将被褥放置太阳下暴晒,以防止病菌的传播。
- 上一条:牙齿受了外伤应该怎么办?
- 下一条:牙髓治疗后为什么要做牙套
- 牙龈出血是我们上火了吗?口腔科文星主任给大家做详细解答! 2025-04-29
- 口腔内残根残根就一定需要拔除吗? 2025-03-28
- 天天刷牙还会得牙周病吗?西安高新医院口腔科文星主任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2025-02-26
- 牙本质敏感症:牙齿的 “敏感警报” 2025-01-27
- 阻生齿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拔除? 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