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政府针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等人群,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
它包括: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2、健康教育;
3、预防接种;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
5、孕产妇健康管理;
6、老年人健康管理;
7、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9、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11、中医药健康管理;
12、卫生监督协管;
不太了解这些项目? 别着急,往下看!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非户籍居民,均可在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将自己的健康信息动态记录,为今后的就诊提供依据,并通过分析历年的健康档案信息,完成健康状况评估,制定连续的健康计划,规避可能致病的健康危险因素。
2、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针对所有居民开展的、与健康有关的教育活动,如讲座、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电视台、报社等方式,都是居民健康教育受益的途径。
3、预防接种
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供接种的免疫规划(免费)疫苗:卡介苗、乙肝、脊灰灭活/减毒、百白破、A群流脑、A C群流脑、麻腮风、乙脑减毒、甲肝减毒、白破、新冠等疫苗。
可供接种的非免疫规划(自愿自费)疫苗有:水痘、HIB、进口脊灰灭活、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五价轮状、三联、四联、五联、国产23价肺炎疫苗、进口13/23价肺炎、EV71、流脑AC结合、四价流脑、灭活甲肝、甲乙肝联合、戊肝疫苗、国产/进口儿童/成人乙肝、成人三/四价流感、儿童三价流感、2/4/9价HPV、霍乱菌苗、伤寒菌苗等疫苗。
大家可根据自身需要及时接种哦!接种疫苗能让自身获得特定疾病的免疫能力,控制特定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每一位居民都不能忽视!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
0-6岁儿童健康管理包括: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婴幼儿健康管理、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健康问题处理。医生根据儿童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开展不同健康管理服务,预防疾病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5、孕产妇健康管理
所有孕妇从怀孕到产后的42天,都可以享受孕产妇健康管理。包括孕早、中、晚期的定期体检及健康状况评估与建议,出院后一周内的产后访视,以及产后42天的健康检查。另外,怀孕期间提供的叶酸片是免费的哦!
6、老年人健康管理
年满60岁及以上的本地户籍老人、65岁及以上的常住老人,每年都可在站点享受一次集体的免费体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B超、中医体质辨识等项目,评估体检结果后,医生会对异常项目做建议指导,引导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7、高、糖患者健康管理
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站点每季度提供一次免费随访服务及血压测量;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站点每季度提供一次免费随访服务及空腹血糖测量。
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辖区内所有确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向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缓伴精神障碍。对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季度提供一次免费随访服务,每年提供一次免费体检,并根据每次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干预。
9、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所有确诊的肺结核患者都可享受健康管理服务。对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筛查和推介转诊,确诊后的72小时内进行第一次上户随访,治疗期间督导其按时服药并定期随访,治愈后对患者档案结案评估。
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我国法定传染病有3大类40种,任何居民和单位对发现疑似传染病疫情都不能隐瞒,必须尽快上报给就近就近医疗机构或疾控中心,以防疫情扩散。
对所有突然发生,可能或已经对居民身体造成伤害的传染病疫情、集体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医疗机构要上报及时政府部门,以动员所有力量保护群众、减少二次伤害。
11、中医药健康管理
0-36个月的常住儿童,在6、12、18、24、30、36个月时,医生指导家长进行儿童饮食起居、穴位保健等中医药健康保健。
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对情志、饮食、起居、运动、穴位保健等进行中医药健康指导。
12、卫生监督协管
卫生监督协管是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在辖区内依法开展职业卫生咨询指导、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反馈报告等工作,并接受卫生监督机构的业务指导。
- “轻断食”“戒晚餐”“断碳水”,真的管用吗?国家新版减肥指南来了! 2025-01-23
- 职业病防治小知识 2024-12-31
- 世界艾滋病日系列科普丨艾滋病可否治愈?如何预防? 2024-11-29
- 2024年世界卒中日——体医融合,战胜卒中 2024-10-31
- 远离狂犬病,规避预防误区! 202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