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就是结肠和直肠黏膜上隆起性病变的总称,可以单发或者多发。人体的整个消化道都可以有息肉生长,其中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较多,小肠息肉比较少见。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有数据表明约80%的结、直肠肿瘤是由息肉恶变来的。
肠息肉分类:主要分为炎症性和腺瘤两种。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并有恶变倾向。 肠息肉早期可无症状,常见可有便血、腹痛、腹泻、粘液便、大便变形、大便习惯的改变等异常。
肠息肉的发病病因:
慢性炎症:感染性息肉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腺瘤性息肉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某些疾病能够造成肠道的慢性感染,就能够引起肠息肉,常见的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肠炎、便秘等。慢性炎症的反复刺激就会造成肠道的增殖、修复,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息肉的风险。
遗传因素:一般认为,肠息肉的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年龄、饮食因素与生活习惯:结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长期吃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者发生率较高,吃蔬菜及维生素C多者较低。
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胆汁代谢紊乱: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空场吻合术以及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胆汁的流向和排除时间发生改变,大肠内胆汁酸的含量增加。
其他情况: 免疫功能低下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性胃空肠吻合术、癌症放疗患者及肥胖人群的发生率较高。
肠道息肉的危害有那些:
1.息肉转变:直肠息肉若盲目乱治或不治,对人身体危害极大,严重的还可诱发肠癌,癌变机率大大提高。
2.直肠息肉肠套叠:有时较大直肠息肉还可以引起肠套叠,以至造成肠梗阻而出现腹痛。
最后医生建议肠镜检查:1. 年龄在40岁以上,大便潜血阳性或有癌症病史的患者;2.有结肠腺瘤病史的患者;3.有结肠癌家族史的患者;4.长期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或有粘液样血便的患者;5.慢性阑尾炎或慢性胆囊炎,以及胆囊切除的患者;6.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的患者,建议以上人群应每年做一次电子肛肠镜检查,排除息肉,预防恶变。
所以说健康体检很有必要,希望大家都来关注健康,尤其对于消化道的内镜检查,因大多数人觉得检查麻烦且有不适感,所以心理有抵触,其实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最后,希望大家对于身体预警的信号予以重视,定期查体,以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 上一条:体检查出囊肿、结节需要治疗吗?
- 下一条:春节期间的安全小知识您Get了吗?
- 这五大习惯让你喜提哪吒同款黑眼圈! 2025-02-27
- 体检查出脂肪肝怎么办? 2025-01-26
-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 2024-12-31
- 测血压是“男左女右”吗? 2024-11-28
- 打鼾是睡的香吗?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