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但对于有些过敏体质的小伙伴来说,春天则是一个“痒痒痒”的季节。这“痒”不是别的,正是“过敏”。过敏反应也称为变态反应,它是我们的身体受细菌、病毒、寄生虫、花粉等刺激后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属于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反应。本文就来教您认识一下针对过敏反应的一些药物。
一、抗组胺药
组织胺(Histamine),简称“组胺”,是一种活性胺化合物,它作为身体内的一种化学传导物质,可以引起许多细胞发生反应,其中就包括过敏反应。
抗组胺药是临床最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因其与组织胺有相似的化学结构,故能竞争性地拮抗组胺效应,起到抗过敏的作用。
抗组胺药目前有三代,第一代以氯苯那敏(扑尔敏)为代表,它的半衰期比较短,一般需要一日3次给药,而且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副作用较多,比如说嗜睡、乏力等,同时还有口干等一些表现。
第二代的抗组胺药物以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匹斯汀为代表,这类的药物半衰期比较长,一般一日1次口服就可以,而且副作用相对来说也会减少,较少产生嗜睡、乏力等情况。
第三代抗组胺药有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这类的药物副作用更小一些,减少了心脏、肝肾功的损害,并且也不容易有嗜睡、乏力的感觉,服药次数也是一天只需要1次就可以。
具体用法:
氯苯那敏片:口服,成人每次4mg,每天3次。儿童每天0.3mg/kg,分4次口服。
西替利嗪滴剂:口服。成人或6岁以上儿童,每次1ml,一天一次。如出现不良反应,可改为早晚各0.5ml。对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可用于2至6岁儿童,每次0.5ml,每日一次;或每次0.25ml,每日两次。
氯雷他定片(糖浆):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一日1次,一次10mg(糖浆10ml)。2~12岁儿童:体重>30kg:一日1次,一次10mg(糖浆10ml);体重≤30公斤:一日1次,一次5mg(糖浆5ml)。
依匹斯汀胶囊:过敏性鼻炎:成人,口服1次10~20mg,一日一次。荨麻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银屑病、支气管哮喘通常成人口服一次20mg,一日一次。
左西替利嗪胶囊:成人或6岁以上儿童:每日口服5mg,空腹或餐中或餐后均可服用。
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1~5岁儿童:口服,每日一次,每次1.25mg;6~11岁儿童:口服,每日一次,每次2.mg;成人和青少年(12岁或12岁以上):口服,每日一次,每次5mg。溶于水中,服用前搅拌均匀,可与食物同时服用。
二、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
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又称为肥大细胞稳定剂,肥大细胞(mast cell)广泛分布于皮肤及内脏粘膜下的微血管周围,它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并释放过敏介质。这类药物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的细胞膜,阻止过敏反应物质释放以达到抗过敏作用。主要有色甘酸钠、酮替芬等药物,临床多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过敏性皮炎等疾病。
具体用法:酮替芬片:一次1片,一日2次,早晚服。不得与口服降血糖药并用。
三、钙剂
钙在人体中十分重要。它构成骨骼,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还保证心、脑、肾等脏器的功能。事实上,钙剂在抗过敏领域也能大显身手。
钙剂抗过敏的主要机制是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通透性,从而减少渗出,减轻或缓解过敏症状。常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以及用于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四、免疫抑制剂
这类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非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对各型过敏反应均有效,但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外源性过敏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类药物主要有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环磷酰胺、硫脞嘌呤等。这类药物由于不良反应较多,使用时须谨慎,所以不建议大家自行购买及服用,一定要到医院接受医生或药师专业的治疗和指导。
过敏这个事儿可大可小,大家出现过敏的症状也不要随便买药,还是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另外,在过敏高发的季节,建议您:远离可疑过敏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适当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多开窗通风;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持心情愉悦。
- 上一条:抗疫期间——慢性病之药不能停
- 下一条:含片您会服用吗?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你了解吗? 2025-04-24
- 儿童使用益生菌需谨慎,不要盲目跟风,说补就补! 2025-04-24
- 药疹,不容忽视的用药“警报” 2025-04-02
- 餐后低血压:被忽视的隐形健康杀手 2025-04-02
- 节后“富贵病”---警惕痛风急性发作 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