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娟
乳腺疾病发病率日益上升,发病患者中年轻人比重越来越大,乳腺恶性肿瘤尤其乳腺癌已跃居为全球女性第二高发病率恶性肿瘤,致死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最高。乳腺疾病的检查方法多样,临床触诊、乳腺X线钼靶及超声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乳腺疾病筛查方法,但对致密型乳腺以及微小病灶的显示欠佳。随着高场强MRI 的出现、乳腺扫描序列以及线圈的逐渐完善,特别是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磁共振现已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乳腺检查手段在乳腺疾病诊断过程中显示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鉴别效应。
动态增强曲线(时间-型号曲线图(TIC))分为三型:
Ⅰ型:流入型,呈持续强化,一般为良性病变;
Ⅱ型:平台型,可为良性病变,也可为恶性病变;
Ⅲ型:流出型,一般为恶性病变。
(一)纤维腺瘤
纤维腺瘤:在乳腺良性肿瘤中所占比重最高。纤维腺瘤多呈长T1信号,不具有特征性,T2WI上因肿瘤成分不同而表现各异。肿瘤轮廓多呈卵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晰,内可有纤维分隔,动态增强后多呈从中心向外周的渐进性强化,TIC曲线为Ⅰ型。
X
患者女,26岁,体检时发现右乳无痛性包块。手术病理:纤维腺瘤。
(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RI能清楚显示肿块边缘有毛刺、分叶、不规整。增强扫描表现为由边缘至中心的渐进性强化,具有较明显的特征,TIC曲线呈Ⅲ型。
X
患者女,48岁,发现左乳包块2天。手术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左乳外上象限不规则结节状病变呈早期不均质显著强化(边缘强化显著,内部强化程度较弱,病变左部见小圆形低信号区),时间-信号曲线呈速升下降型(Ⅲ型)。MRI诊断:左乳外上象限肿块,BI-RADS 5类(恶性病变可能),建议外科处理。
(三)乳腺假体破裂
隆乳术因近年来的广泛开展,使得术后并发症的发现日益增多。MRI检查因其在多参数及多平面成像上具有的优势,使之成为观察乳腺假体位置、有无破裂及漏出等并发症以及周围腺体内有无病变的最佳评价影像学方法。
x
患者女,38岁,隆乳术后8年复查,查体右腋下见柔软包块。
双侧假体存在,假体周围、两侧腋窝及胸壁软组织内见多发不规则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以右侧腋窝为著。3.0TMRI诊断:双侧乳腺假体破裂,破裂物弥漫至假体周围、两侧腋窝及胸壁软组织内(右侧腋窝为著),假体及破裂物内多发斑片状异常强化影,多为肉芽肿性病变。
网页故障,图像延后上传!
- 上一条:影像科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2季
- 下一条:影像科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2季
- 影像科 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9季 2024-01-23
- 影像科 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8季 2023-12-21
- 影像科 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8季 2023-11-13
- 影像科 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8季 2023-10-17
- 影像科 新技术临床应用周刊第8季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