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位朋友深夜向三甲紧急求助:“兄弟,广州的哪个医院治糖尿病比较好?我外甥18岁,查出1型糖尿病!”
看得出,朋友一家彻底慌了。想想也是,这么小的孩子才上高中,就摊上这么个病,换了任何一个家庭也都是天大的事。
于是,三甲连夜联系广州那边帮忙打听。接下来的几天便是向朋友要孩子在当地医院的诊疗资料,再传到广州,想先听听权威医生的建议。
广州那边的医生看了孩子的诊断资料之后说:“当地医院诊断很明确,是1型糖尿病,以酮症酸中毒为主要表现住院的。电解质的异常伴酸中毒应该都已纠正了,甲状腺功能t3稍低,没有慢性的并发症,目前以胰岛素治疗为唯一选择,可以胰岛素泵治疗,也可以胰岛素一天4次注射治疗,注意监测血糖,慎防低血糖。”
朋友一家慎重考虑后,最终还是决定继续在当地医院治疗。
关于糖尿病的科普,三甲曾发过多次。这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诊断后可分为1型糖尿和2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都比较轻,大多小于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2型糖尿病一般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
糖尿病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慢性疾病,往往糖尿病可怕的不是高血糖,而是长期高血糖所带来的相关并发症和合并症。糖尿病除典型的“三多一少”(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体重减轻)临床症状外,还需要警惕和重视一些非典型的表现迹象,没你想那样简单。比如:糖尿病性胃轻瘫、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糖尿病腹泻/便秘、糖尿病所致性功能异常、糖尿病所致排汗异常、糖尿病所致的皮肤病变、糖尿病所致口腔疾病、糖尿病所致听力下降、糖尿病胎儿发育异常、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等。
举个病例。曾有一位有着5年2型糖尿病的男性患者,刚开始是能吃、能喝、能动,虽早已经确诊糖尿病但并不注重管理,最近2年反复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的症状,好几次在消化内科住院,内镜、CT做了多次没有发现明显的消化道疾患,治疗效果总是不佳。结合患者病情,经内分泌科会诊后考虑患者极大可能是糖尿病胃肠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导致的糖尿病胃轻瘫所致。糖尿病性胃轻瘫是人体分布于胃肠道的神经受到损伤后出现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的病变,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反酸等消化道症状,进食后明显,严重的甚至不能进食。究其原因在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对神经及微血管的损伤,长此以往造成患者营养不良,进而导致枯瘦如柴、生活不能自理的恶病质状态。目前糖尿病性胃轻瘫没有特效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常见的有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如莫沙必利、多潘立酮,止呕药物如甲氧氯普胺,胃动受体激动剂罗红霉素等,饮食上少量多餐,尽量避免不消化食物。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平稳的控制血糖。
从西医角度讲,治疗糖尿病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或胰岛素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有着严格的禁忌症,比如有严重肝、肾、心、肺疾病、酮症酸中毒等是不能进行一些相应药物治疗的。胰岛素治疗最大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这一点广州的医生也有提到。
关于低血糖,有一个病例让人印象深刻。一位65岁的大爷是老糖尿病患者,平时一直都严格服用降糖药物,血糖控制得不错。近来由于天气较热,大爷胃口变差,不仅每天只吃两餐,吃的量也很少,还经常出汗,偶尔出现眼前发黑,但过一会儿就好了,也没太在意。结果早上出门散步时,没走几步就大汗淋漓,头晕眼花,突然就栽倒在地上了。幸好及时被送到就近医院抢救后才转危为安。术后,接诊的医生说,这是低血糖导致的昏迷,若不是送的及时,可能就救不回了。
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如果说高血糖的危害是以年来计算的,低血糖则是以小时来计算的!低血糖虽然发生偶然、短暂,但往往是猝不及防,损害心、脑等重要部位,易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就好比一架精密仪器,突然供电不足,无法去正常运行,严重时可致瘫痪。切记!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3.9mmol/L就是低血糖!
西医应对糖尿病的方法还包括运动治疗和饮食治疗。再举一个病例。曾有一位北京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有高血压、高血脂),长期暴走锻炼不吃药,最终的结果是差一点丢了性命。医生在抢救中才发现了问题所在。这名患者长期锻炼身体打赢了血压战,也赢了血脂战,但却在糖尿病这一项上阴沟里翻了船。等到造影一做,因为没有控制住血糖,前降支近段100%堵塞,其他几支重要血管各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狭窄,如果正常的心脏血管打10分,他这颗心脏的血管情况可能3分都不到。
关于这些三甲就不多说了,在既往的文章曾多次介绍过,总之运动治疗和饮食治疗也要适度。下面说说中医对糖尿病是怎么治疗的。
朋友的外甥这么小的年纪就得了糖尿病,三甲也十分痛心和惋惜,为了给朋友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三甲查阅了相关国内外文献。发现在《名家临床汇讲》有记载,祝谌予(1914-1999)系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师从于"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从医60年,介绍了其几十年来屡用不爽的糖尿病方,可逐步停用西药。下面三甲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把书中的治疗方法分享给大家。
糖尿病在祖国医学属于消渴病的范围,我治疗有消渴症者,以增液汤、生脉散合玉锁丹,再加苍术配玄参;黄芪配山药两个对药为基本方(苍术、玄参、黄芪、山药、生地、熟地、党参、麦冬、五味子、茯苓、五倍子、生牡蛎、生龙骨)。要从肺、脾、肾三脏入手,尤以脾肾为重点,着重先后天两方面滋养培本论治,屡见显效。
病例:我曾治疗过一位患者王某,男,40余岁,山西省大同市人。王某当时除了“三多”(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症状外,还存在有疲乏无力,脸色蜡黄,头发脱落,头晕眼花,耳鸣腰痛,手心灼热,下肢瘙痒。
首诊时我开出处方:生黄芪30克,山药12克,苍术15克,玄参15克,生熟地各30克,麦冬、五味子、党参各9克,茯苓12克,五倍子9克,生龙牡各30克,生石膏30克,知母9克,花粉30克,乌梅、黄柏各9克,肉桂3克。王某服药20剂后,“三多”症状明显减轻,50剂后查空腹血糖130毫克%,空腹尿糖多现阴性,餐后尿糖常在(+)或偶现(++),上述诸证大减,精神日渐旺盛,惟口干,尿浊,仍控制食量(每日六两),同时逐渐减少西药用量。
在后续的治疗中,我根据上述症状,判断应属气阴两伤之证,于是再开处方:生黄芪30克,山药12克,党参、麦冬、五味子各9克,生熟地各30克,苍术15克,玄参24克,生龙牡各30克,五倍子9克,茯苓15克,玉竹9克,花粉30克,黄柏、乌梅各9克,丹参15克,山萸肉12克。王某连续服用50剂后,诸证基本消失,病情稳定,空腹血糖130毫克%,尿糖(-),停用西药。复查后,一般情况良好,食量每日八两,仍易疲乏,皮肤发痒,苔薄白,脉细滑,查空腹血糖是96毫克%,空腹尿糖(-),餐后二时半血糖112.5毫克%,餐后二时半尿糖(-)。王某的病情虽然稳定,但仍须巩固治疗,于是我在上次的方子中,去掉了乌梅、山萸肉、丹参,添加了白蒺藜12克,地肤子9克,苦参15克。
王某治疗了四个月,共用中药了120剂左右,“三多”症状基本消失,一般情况良好,食量每日六两增至八两。停用西药,空腹血糖自200毫克%降至96毫克%,餐后血糖112.5毫克%,空腹尿糖自(++++)降至(-);餐后尿糖(-)。
三甲最近的科普变化大家也看到了,在原有西医科普的基础上加入了对中医的介绍,不知大家是否喜欢。总之,中西医各有所长,但愿三甲这篇文章能给饱病痛折磨的人们打开另一扇门,带来更多希望和帮助。请把此文转给所有人看到!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文中的中医疗法请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治疗,请勿自行服用。
还想提醒大家,健康人生拒绝悲剧,请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三甲传真后,每天早上锁定这里,从阅读一篇有温度的医学科普开始。
投稿邮箱为:wq8302@sina.com
最后,经常有朋友留言咨询疾病,为了更好地与大家互动交流,三甲专门开通了“三甲学堂”,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解疑答惑。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关注三甲学堂,为您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 上一条:保护孩子!这种1类致癌物,大部分在儿童期感染
- 下一条: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 鼻饲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2025-04-30
- 呼吸机冷凝水有多重要!!! 2025-03-31
- 监护室需要人文关怀吗? 2025-02-26
- ICU患者睡眠管理 2025-01-21
- 谵妄,你了解吗?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