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封管,你做对了吗?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既能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和恐惧,也有利于血管的保护和急救,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封管是留置针留置成功的关键,封管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在输液结束时直接用输液器内液体,将输液器调节器调至最大,进液3~4ml,时间为60s.在液面继续下降的过程中,双手将留置针尾部的延长管双折后,夹好关闭夹,同时应避免挤压针头一侧的延长管,减少血液回流的机会,最后拔除头皮针。
即在输液即将结束时,将输液器的调节器调至最大,将刺入肝素帽内的输液器头皮针向外拔出2/3,然后一手固定针柄,准备拔针,另一手将输液器茂菲滴管上端反折,同时用力挤压茂菲滴管,使茂菲滴管下端的液体迅速进入血管约3~5ml,将留置针延长管上的小夹子靠近Y接口端夹上,然后拔出头皮针。
(1)生理盐水250ml+12500单位肝素钠
(2)生理盐水100ml+12500单位肝素钠0.8ml,配制成1:50肝素液,每ml含50单位,输液完毕后用注射器抽取5ml肝素液,消毒肝素帽后从肝素帽处缓慢注入封管,即在注入肝素液时,边缓慢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使留置针管腔内充满封管液,达到正压封管,同时将留置针延长管上的小夹子靠近Y接口端夹上,拔掉针头。可避免血液返流,减少堵管发生率,确保12~24h再通管使用。
用注射器抽取5~10ml生理盐水,从肝素帽处缓慢注入,间隔6~8小时再封管一次,无需配液,方法简单,尤其适用于新生儿、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和肝肾功能不全等不宜应用肝素钠的病人。
(1)正压式封管法:封管过程中边退针头边推注封管液的正压封管。
(2)脉冲式封管法:推注过程中(推一下停下),每推注0.2ml,暂停1秒,再推注0.2ml,如此反复进行,在注射最后0.5ml生理盐水时,边注射边向后拔针至完成封管。
(3)脉冲式正压封管法:上述两者合用,可使冲管溶液在导管和导管附近血管内形成小漩涡,利于冲尽导管内的残留药物,减少了药物在局部血管的滞留时间,减轻了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刺激,同时形成正压防止血液回流。
1、浅静脉留置针:使用5ml注射器-5ml肝素液封管。
2、深静脉留置:使用10ml注射器-10ml肝素液封管。
配制好的肝素液放冰箱保存,24小时后失效,瓶口用瓶口帖盖好。瓶身注明液体名称、配制者、日期、时间。
严格按照无菌原则的前提下执行每次操作,在常温条件下,肝素封管液在 2h以内或抽吸次数﹤25次使用是安全的。
绝不能待液体滴注完毕后再拔针,否则可使血液回流至留置针内造成凝血堵管,且所用原液须为等渗液或等渗液中加广谱抗生素等刺激性小的当日输注液。此法更适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过程中,省时省力,可有效避免注射器封管所致患儿的恐惧和哭闹。
茂菲滴管内需有液体1/2以上,绝不能停止挤压滴管后再拔针,所用原液须为等渗液或等渗液中加广谱抗生素等刺激性小的当日输注液,具有操作简便、节省资源等优点,此法适用于一些血管弹性好,血管较粗直,心、肝、肾功能正常,且无出、凝血机能障碍的患者。
所用封管液,适用于高渗液、刺激性强的药物(如20%甘露醇、化疗药物)静滴后的患者。对局部血管起到一个冲洗作用,可减少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在局部血管的滞留时间,减轻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刺激,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 上一条:儿童雾化如何规范用药?专家为你详细讲解!
- 下一条:糖尿病检查的5大误区
- 鼻饲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2025-04-30
- 呼吸机冷凝水有多重要!!! 2025-03-31
- 监护室需要人文关怀吗? 2025-02-26
- ICU患者睡眠管理 2025-01-21
- 谵妄,你了解吗? 2024-12-30